主題報導
-
2023/7/24臺北市房地市場動態-111年辦公及店面市場為讓各界綜覽臺北市辦公及店面市場交易動態,地政局以111年實價登錄資料為基礎,就全市及各主要辦公商圈與店面租賃交易案件進行統計,冀由交易價量變動分析,呈現商用不動產市場脈動趨勢。111年商辦租賃交易量減少2.68%,廠辦上漲22.41% 全市辦公市場111年租賃實價登錄交易件數869件,較110年878件減少1.03%。其中商辦租賃交易件數為798件,較110年820件減少2.68%;廠辦租賃交易件數71件,較110年58件增加22.41%(圖1)。各主要辦公商圈商辦交易量最多為信義商圈27件,其次為松江南京商圈,交易量為23件;廠辦則集中於內科地區(圖2)。圖1 102至111年辦公市場租賃交易量圖圖2 102至111年主要辦公商圈租賃交易量圖111年商辦月租金信義商圈持續領先,南京東路商圈漲幅較大 111年主要辦公商圈商辦平均月租金單價最高為信義商圈3,844元/坪。相較110年,信義商圈、敦北民生及南京東路商圈上漲,其中以南京東路商圈漲幅26.23%最大。其餘商圈略有下跌,其中又以站前商圈跌幅3.90%相對較大(圖3)。廠辦部分,南港經貿平均月租金單價為1,373元/坪,較110年上漲26.19%,惟因樣本數較少,代表性略為不足,漲幅僅供參考;內科為1,230元/坪,較110年1,214元/坪上漲1.32% (圖3)。圖3 102至111年主要辦公商圈平均月租金圖111年全市店面租賃交易量減少4.64%,平均月租金單價上漲5.11% 全市111年店面市場實價登錄租賃交易量514件,較110年減少4.64%,創近8年以來新低(圖4)。平均月租金單價2,488元/坪,較110年2,367元/坪上漲5.11%,但相較104年高點,下跌21.56%。102年至111年平均月租金,最高為104年3,172元/坪,最低為109年2,353元/坪(圖5)。圖4 102至111年店面市場租賃交易量圖圖5 102至111年店面市場平均月租金圖一張表看懂111年辦公及店面市場動態 經整理分析111年資訊,彙整如下表,希藉由重點的歸納,一張表掌握111年臺北市辦公及店面市場交易脈絡。表1 111年臺北市辦公及店面市場分析重點表不動產市場動態報導專區(https://goo.gl/zmQEF8)
-
不動產動態年報,第69期2023/7/20臺北市房地市場動態-111年住宅市場為讓各界⼀覽臺北市住宅市場交易動態,地政局以111年實價登錄資料為基礎,就全市及12⾏政區住宅交易案件進行統計,期藉由交易價量變動分析,完整呈現住宅市場變化趨勢。全市住宅交易量減少8.73%,交易總額減少8.97% 111年全市住宅買賣交易件數為12,980件,較110年減少8.73%;交易總額為3,560億元,較110年減少8.97%,交易量及交易總額皆較110年減少(圖1)。圖1 102至111年住宅交易量及交易總額圖備註: 住宅交易件數包括不含地籍資料「建物主要用途」登載非屬住宅使用,及依臺北市土地使用管制相關法規明列不得作住宅使用之土地使用分區等樣本。包括大樓、華廈、公寓等,但排除地下層、透天厝、持分移轉、其他類型及特殊交易案件(如親友間交易、債權債務關係移轉等價格異常案件)。 交易量(總額)最高以紅框標示,最低以綠框標示。全市住宅平均交易總價下跌3.44%,平均交易單價上漲4.97% 111年全市住宅平均交易總價為2,663萬元,較110年下跌3.44% (圖2)。111年全市住宅平均單價為73.9萬元/坪,較110年上漲4.97% (圖3) ,創102年以來新高。圖2 102至111年住宅平均交易總價圖圖3 102至111年住宅平均交易單價圖備註:住宅平均交易總價(單價),係以實價登錄案件所有2樓(含)以上住宅交易總價(單價)總和除以案件數所得之算術平均數。一張表看懂111年住宅市場動態 經整理分析111年資訊,彙整如下表,希藉由重點的歸納,一張表掌握111年臺北市住宅市場交易脈絡。表1 111年臺北市住宅市場分析重點表不動產市場動態報導專區(https://goo.gl/zmQEF8)
-
不動產糾紛調處,第六十六期,共有物分割2022/11/7善用不動產糾紛調處減少訴訟您和別人共有的土地打算分割,但共有人人多口雜意見分歧,無法達成分割協議,或他共有人居所不明無法聯繫,又不想耗費冗長的訴訟程序及高額的訴訟費用嗎?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的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提供訴訟以外解決糾紛的管道,就是您最佳的選擇。解決共有土地問題 臺北市房地價值高昂,如僅能透過司法途徑來解決共有物分割問題,除曠日廢時,還需負擔高額的訴訟費用,故為免共有土地因無法分割,妨礙經濟的利用,依土地法第34條之 1 第 6項,就依法得分割之共有土地或建築改良物,共有人不能自行協議分割,任何共有人得申請該管直轄市、縣 (市) 地政機關調處,有效解決上述的難題。 依內政部訂頒之「直轄市縣(市)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設置及調處辦法」成立的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成員,除了由本府相關局處主管人員參與外,也聘請民間具有地政、營建或法律等專門學識經驗的人士共同組成,藉由各類型案件專家所提供的意見,達到衡平調處之結果。本市自90年9月成立「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至111年6月止,共計受理451件土地爭議案件,其中有126件共有物分割案,占調處案的大宗;又451件爭議案,有228件作成調處結果,為民眾省下許多時間成本與訴訟費用。如何申請? 任一共有人可上網至市民服務大平台下載填寫不動產糾紛調處申請書,檢附申請人、代理人身分證明文件、建議方案及略圖、分割前後差額明細表(土地分割時檢附)及共有人不能自行協議之證明文件等相關文件向臺北市政府地政局申請共有物分割調處。調處費用 每件調處費用為新臺幣1萬5,000元。共有物分割案件如涉及標示分割者(例如,1筆土地分割為2筆或3筆等),應另繳納複丈費。調處效力 不動產糾紛調處,性質屬協議分割之一種。調處時,先由當事人試行協議,協議成立者,以其協議為調處結果,並作成書面紀錄。當事人試行協議未成立或任何一造經2次通知不到場,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就有關資料及當事人陳述意見,予以裁處,作成調處結果。 當事人如不服調處結果,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於接到通知後15日內,以對造人為被告,訴請法院審理,並應於訴請法院審理之日起3日內將訴狀繕本送臺北市政府地政局,逾期不起訴或經法院駁回或撤回其訴者,經當事人檢具相關證明文件,以書面陳報該局,並依調處結果辦理。 民眾可善加利用此調處機制,加速土地爭議案件的處理。
-
不動產動態年報,第六十五期2022/8/4臺北市房地市場動態-110年辦公及店面市場為讓各界綜覽臺北市辦公及店面市場交易動態,地政局以110年實價登錄資料為基礎,就全市及各主要商圈辦公室與店面租賃交易案件進行統計,冀由交易價量變動分析,呈現商用不動產市場脈動趨勢。110年商辦租賃交易量減少4.54%,廠辦連6年下滑 全市辦公市場110年實價登錄租賃交易件數878件,較109年941件減少6.70%。其中商辦租賃交易件數為820件,較109年859件減少4.54%。各主要辦公商圈商辦交易量由松江南京商圈25件連續2年位居第一(圖2)。廠辦租賃交易件數58件,較109年82件減少29.27%,交易量連6年下滑(圖1),主要集中於內科地區。圖1 102至110年辦公市場租賃交易量圖圖2 102至110年主要辦公商圈租賃交易量圖110年商辦月租金信義商圈持續居冠,敦北民生商圈漲幅較大 110年主要辦公商圈商辦平均月租金單價最高為信義商圈3,761元/坪。相較109年,除敦北民生商圈及信義商圈租金上漲,其餘商圈皆下跌,其中以南京東路商圈跌幅2.89%相對較大(圖3)。廠辦部分,內科平均月租金單價為1,214元/坪,較109年上漲7.82%;南港經貿則下跌19.41%,惟因樣本數僅2件,代表性較為不足(圖3)。圖3 102至110年主要辦公商圈平均月租金圖110年全市店面租賃交易量減少21.20%,平均月租金單價上漲0.59% 全市店面市場110年實價登錄租賃交易量539件,較109年減少21.20%,創近7年以來新低(圖4)。平均月租金單價2,367元/坪,較109年2,353元/坪上漲0.59%,但相較104年高點,下跌25.38%。102年至110年平均月租金,最高為104年3,172元/坪,最低為109年2,353元/坪(圖5)。圖4 102至110年全市店面市場租賃交易量圖圖5 102至110年全市店面市場平均月租金圖一張表看懂110年辦公及店面市場動態 經整理分析110年資訊,彙整如下表,希藉由重點的歸納,一張表掌握110年臺北市辦公及店面市場交易脈絡。表1 臺北市110年辦公及店面市場分析重點表不動產市場動態報導專區(https://goo.gl/zmQEF8)
-
不動產動態年報,第六十五期2022/8/4臺北市房地市場動態-110年住宅市場為讓各界⼀覽臺北市住宅市場交易動態,地政局以110年實價登錄資料為基礎,就全市及12⾏政區住宅交易案件進行統計,期藉由交易價量變動分析,完整呈現住宅市場變化趨勢。全市住宅交易量減少8.85%,交易總額減少3.41% 110年住宅交易件數為14,222件,較109年15,603件減少8.85%;交易總額為3,911億元,較109年4,049億元減少3.41%(圖1)。圖1 102至110年住宅交易量及交易總額圖備註: 住宅交易件數包括大樓、華廈、公寓等,但排除地下層、透天厝、持分移轉、其他類型及特殊交易案件(如親友間交易、債權債務關係移轉等價格異常案件),不含地籍資料「建物主要用途」登載非屬住宅使用,及依臺北市土地使用管制相關法規明列不得作住宅使用之土地使用分區等樣本。 交易量(總額)最高以紅框標示,最低以綠框標示。中山區住宅交易量連9年居冠,大安區交易總額最高 110年住宅交易量前3名依次為中山區、內湖區及文山區,交易件數分別為1,920件、1,853件及1,502件,中山區連9年居冠。交易總額以大安區602億元最高,其次為中山區及內湖區,交易總額分別為498億元及493億元。全市住宅平均交易總價上漲7.19%,平均交易單價上漲7.81% 110年全市住宅平均交易總價為2,758萬元,較109年上漲7.19%(圖2),創102年以來新高。各行政區平均交易總價最高為大安區4,072萬元,最低為萬華區1,632萬元(表1),最高與最低相差1.5倍。110年全市住宅平均單價為70.4萬元/坪,較109年上漲7.81%(圖2),各行政區平均交易單價仍由大安區以97.7萬元/坪居首,最低為北投區50.6萬元/坪(表1)。圖2 102至110年全市住宅平均交易總價及交易單價圖備註:住宅平均交易總價(單價):係以實價登錄案件所有2樓(含)以上住宅交易總價(單價)總和除以案件數所得之算術平均數。表1 102至110年各行政區平均交易總價、平均交易單價及排名一張表看懂110年住宅市場動態 經整理分析110年資訊,彙整如下表,希藉由重點的歸納,一張表掌握110年臺北市住宅市場交易脈絡。表2 臺北市110年住宅市場分析重點表不動產市場動態報導專區(https://goo.gl/zmQEF8)
-
2022/6/21臺北市都市更新案件實施地籍線與建築線預檢作業更便民囉! 簡化申請人應備文件並於5月1日開始實施!為避免都市更新案件在相關計畫審議通過後,始發現都市更新範圍土地建築線與地籍線不一致情事,臺北市的都市更新案件,實施者可預先申請檢測更新範圍內土地建築線與地籍線是否相符之措施,自111年5月1日起將改由本市各地政事務所進行實地檢測,提供更有效率與便民的服務。建築線與地籍線疑義及早發現、即時處理 現行都市更新案件發現建築線與地籍線不一致之時點,多為事業計畫或權利變換計畫核定後,實施者為申辦建築執照,依規定向主管機關申請囑託登記機關辦理土地鑑界時發現。類此須進一步釐清查處地籍疑義時,倘查處結果須辦理土地面積更正或逕為分割,原已核定之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或權利變換計畫內容即面臨修正及重新審議之困擾,可能因此嚴重影響實施期程。預檢作業受理方式 實施者於事業計畫公開展覽後,便可向登記機關申請地籍線與建築線預檢作業。亦即都市更新案件於事業計畫公開展覽後、事業(或權利變換)計畫核定前,實施者可填寫土地複丈申請書,於申請原因勾選「其他」選項,加註「地籍線與建築線預檢」,向土地所在地轄區地政事務所申請都市更新案件建築線與地籍線預檢。 原本實施者必須自行實地測量並檢附測量成果,再送請地政事務所進行書面檢核。自今(111)年5月1日起,改由地政事務所依申請人所附建築線指示圖據以辦理實地檢測作業。每一都市更新案在同一都市更新單元地區範圍,以受理1次為限,不另收取費用。地政事務所受理後經檢測符合者,即函復申請人預檢結果。倘有不符,地政事務所依疑義通報機制函請本府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及都市發展局查處、釐正並將結果函復申請人(實施者),供儘早進行相關事業(權變)計畫書圖之修正事宜。不想因地籍線與建築線疑義而延宕都市更新案件實施期程嗎?那就快參考試辦說明來申請地籍線與建築線預檢吧!
-
2022/6/21地政服務快易通-申辦案件免出門,數位櫃臺與智慧地所一同服務您鑒於一般民眾平時上班工作繁忙,如需本人親自辦理地政案件,則需特地請假至地政事務所洽辦,申請時甚至因案件需求,仍需分別至稅務、戶政及建管等機關間來往奔波。為方便民眾多元管道申辦不動產登記及測量業務,內政部提供了內政部地政司數位櫃臺,臺北市也提供了臺北智慧地所等數位化的智慧服務,希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達到簡政便民的為民服務。 內政部地政司數位櫃臺網站係自109年3月上線,提供多項線上申辦功能服務,並開放住址變更、更名、門牌整編、住址更正、姓名更正、出生日期更正及統一編號更正等7項簡易案件全程網路送件服務,民眾憑自然人憑證即能線上送件,一指搞定。 自110年8月起,更開放其他類型登記案件或測量案件非全程網路申請,包含買賣、繼承、贈與等146種不動產登記項目,可由地政士、律師等專業代理人於數位櫃臺網站線上提出申請、相關的紙本附件則可就近郵寄到管轄之地政事務所。另外,無論網路或紙本送件,更提供地政案件進度查詢,線上即可使用該功能查詢案件辦理進度,在時下疫情嚴竣的情況下,民眾即可安心防疫免出門。以下僅就幾項重要功能摘述說明:(一)線上聲明登錄:登記義務人以憑證登入數位櫃臺網站,登錄其聲明土地登記資訊及表明處分真意,再經專業代理人核對身分並驗證聲明後,即可併同登記申請案件供登記機關據以審查,即免由當事人親自到場核對身分,兼顧便民與權益保障。公司法人為申請土地登記之登記義務人時,亦得以工商憑證辦理土地登記線上聲明。(二)網路申辦簡易登記案件:民眾可使用自然人憑證於數位櫃臺網站網路申請登記案件,經電子簽章線上送件至管轄登記機關,免再透過臨櫃申請,減少奔波。(三)地政案件辦理情形查詢:輸入收件年字號即可查得全國各地政機關已收件之土地登記(含跨縣市收辦)、複丈或測量案件相關辦理情形,有助掌握處理進度。(四)MyData查驗當事人身分:登記案件專業代理人藉由介接國家發展委員會「MyData數位服務個人化平臺」,經申請當事人同意授權其戶政MyData資料傳送至數位櫃臺,可確認當事人身分。 為配合網路新時代與時俱進,及擴展地政便民服務領域,臺北市政府地政局自107年起即已建置「臺北智慧地所」提供簡易案件線上申辦服務。申辦臺北市的登記案件,系統可自動依各所案件量多寡跨所分案,提升案件的辦理效率;若是申辦臺北市的測量案件,有別以往測量案件係由地政事務所來排定測量日期後告知申請人配合,申請人可依方便時間自行選定測量日期。期間也持續優化智慧地所的系統功能,諸如自動帶入「代理人資料、建物用途等資料功能」、各類案件(非經由智慧地所系統申辦之案件)線上繳費、臨櫃線上申辦退費的功能。而自111年3月1日起,地政士朋友們可透過臺北智慧地所服務系統,直接以網路申請開業異動,免奔波、省時間,安全輕鬆地申辦地政業務的智慧地所,若您尚未使用過線上申辦系統,歡迎多加利用!
-
2022/4/28登記案件線上辦 服務轉型新標竿線上申辦好處多 省時省力免奔波 還在煩惱要親自至地政事務所送件申請土地登記案件嗎?還在擔心於機關間來回奔波辦理各項業務會有染疫之困擾呢?因應數位化、智慧科技發展潮流,現在除了臨櫃申辦地政業務外,亦提供線上申辦服務,由原須臨櫃申請辦理,簡化為24小時隨時隨地均可透過自然人憑證登入線上申辦系統,完成網路申辦,大幅降低過去排隊等候送件的時間及減少交通成本。 只要您持有自然人憑證,即可透過內政部地政司「數位櫃臺」及「臺北智慧地所服務系統」網路申辦案件,無須再至地政事務所臨櫃辦理。 申辦項目多樣化 案件進度隨手查 為配合網路新時代並擴展地政便民服務領域,內政部地政司「數位櫃臺」及臺北市政府地政局「臺北智慧地所」有提供哪些「網路申辦案件」服務呢? 網路申請登記分為「非全程」與「全程」2種,可透過網路申請買賣、贈與等146種不動產登記。目前全程式網路申辦案件之申請登記項目,包含:住址變更登記、更名登記、門牌整編登記、住址更正登記、姓名更正登記、出生日期更正登記及統一編號更正登記等7項簡易登記案件。其餘非全程式網路申辦案件,於線上提出申請後,所需檢附的契約書、印鑑證明及權狀等紙本文件,則可就近郵寄到管轄地政事務所辦理,免再遠途奔波。您還可以隨時上網查詢案件辦理情形,即時掌握案件辦理進度。輕鬆申辦好便利 智慧便民再升級 線上申辦除了申辦案件功能以外,還提供申請地籍異動即時通、住址隱匿、實價登錄、人工登記簿謄本等多項服務,若您有上述需求,也可以透過使用自然人憑證,於內政部地政司「數位櫃臺」隨時完成網路申辦,不受空間、時間之限制,在家即能完成申辦程序。線上申辦利用網際網路便利快捷的環境延伸服務時間、據點,e化送件超輕鬆、享受服務超開心,線上申辦是您的聰明選擇!
-
#第六十三期,主題報導,共享平台,協作2022/3/18想給人滿滿的大平台卻苦無地籍資料嗎? "料"抵加啦!!!地政整合資訊服務共享協作平台 促進多元加值運用我國已進入開放資料、大數據與智慧城市時代了,各式各樣公共議題以及商業整合平台更如雨後春筍般浮出,而地籍資料更是建置這些平台不可或缺的一環,若能讓地籍資料充分開放與被充分運用,除可促使不動產市場更為透明,更能促進產業發揮創意提供更為便捷服務。最終促使地籍資料得到有效的利用,民間業界創意得到發揮舞台,民眾則得到多元便捷服務之三贏局面。地政整合資訊服務共享協作平台(以下簡稱協作平台)由內政部地政司建置,各地方政府加盟,基於善於治理及自由、開放、公民參與精神下,以「互動、分享」使用者為導向,整合各種地政圖資,在確保網路交易安全性的認證及監控機制下,配合政府開放資料(Open Data)政策,供社群或服務開發者引用,透過網路資訊交換機制之環境建置,建立產業界使用地政網路服務API及回饋註冊加值服務機制,讓資料透過網路服務更輕易的供應及彼此交互串連運用,並得以融合其他資料進行協作,激發出不同價值資訊,發揮無限創意潛能,將資料效益極大化,未來政府可大幅降低便民服務應用系統的建置維護費用,能更專注於系統核心價值的發展規劃。政府機關應用 建置公共議題平台圖片來源:地政整合資訊服務共享協作平台目前共有51個政府機關、109個系統申請協作平台服務,流通筆數達17億筆,例如經濟部水利署「水權用水範圍管理系統」,透過介接協作平台取得土地地籍圖及地段、地號標示等資訊,民眾申請水權不僅不用再檢附地籍資料,還可加快案件核辦速度;另外還有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福衛影像供應平台、水庫集水區暨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查詢系統、阿里山國家風景區-互動式三維導覽平台等各項重大公共議題之平台使用該協作平台之服務。(https://cop.land.moi.gov.tw/caseshow/casedata.aspx)。B2G民間業界愛用另本協作平台供應之地政網路服務不同於民眾使用之地政電子謄本採C2G的方式(Consumer to Goverment),藉由B2G(Business to Goverment)方式,在去除機敏資料後開放地政資料,並以單筆計價使用者付費的原則下,希冀透過各引用端嘗試持續使用地政網路服務而對於地政資訊交換逐漸產生磁吸效應,另以現今科技發展與open data理念影響下的新經濟學觀點,資訊庫的資料亟待轉換易於流通之開放形式,使其較有經濟效率也幫助資訊更容易被傳播,也增加更多創新的可能。以本局提供之資料服務為例,自108年9月開始,共受理18項地籍資料介接申請(8項免費介接、10項付費介接),截至今(111)年2月為止,每月平均使用次數由45次增加至264次,成長幅度近6倍,支付介接之金額更由每月3位數成長至5位數,成長幅度更將近100倍。圖(一) 每月平均使用次數 (本府地政局提供服務之部分)圖(二) 每月平均付費金額 (本府地政局提供服務之部分)另外每月固定使用付費介接服務的業者,更由108年的3家增加為目前的15家,其中不乏不動產相關知名品牌業者,如永慶房屋、國泰建設、僑馥建築等,足見其共享協作平台,除公務機關大量使用外,已廣泛受到業界重視。由以上數據顯示,協作平台已日漸受到業界重視,而其中申請介接次數佔據前5名之熱門服務如下。表(一) 介接次數前5名之熱門服務一覽表未來發展推動上將秉持如何在兼顧個人資料保護下,將地籍資料更為方便與易於網路流通的方式提供給民眾或欠缺資本的新創中小企業,以促進本市地籍資訊的創新應用,也期能做為帶動本市重要的經濟成長動能。
-
2022/3/15我的地政士開業執照快到期了!該如何輕鬆快速線上申辦?為推動本市地政士開業及變更登記免書證與線上申辦服務,自今(111)年3月1日起地政士朋友們可透過臺北智慧地所服務系統直接以網路申請開業異動,和一般書面申請相比,又多了哪些專屬於線上申辦的便民服務措施呢?資料介接少填寫 匯款繳費輕鬆付臺北智慧地所服務系統已完成與內政部不動產服務業管理作業系統之地政士資料介接,地政士採自然人憑證登入驗證身分後,原申請書應填之欄位資料如屬內政部系統已建置者(如地政士個人及開業事務所等資料),智慧地所將自動帶入至申請書相關欄位中,免再由申請人逐項填寫,並且可以透過專屬帳號匯款繳納執照費,輕鬆完成申請。附繳文件線上傳 紙本免附快又好另外原依規定應附之「最近1年內2吋半身照片」、「內容變更證明文件」、「4年內完成專業訓練30個小時以上或與專業訓練相當之證明文件」(以內政部認可地政士專業訓練機關(構)學校團體、社團法人台北市地政士公會及本局核發時數為限)及「原地政士開業執照」,均得以上傳電子檔方式提供,免再附紙本證明文件,減少準備資料之不便。推動電子化政府 落實零接觸服務政府服務流程改造是提升其效能的主要推動力量。適逢後疫情時代,國內防疫長期作戰,本試辦計畫在中央主管機關內政部大力支持下,得以突破現行法令窠臼率先全國於臺北市試辦,發展後疫情時代產業數位轉型之零接觸服務,逐步推動地政士開業及變更登記線上申辦作業,展現推動智慧政府之決心。你的開業執照快到期還沒申請延長嗎?快照著懶人包的申請步驟來智慧地所申辦
-
2021/11/11北市110年第2次預售屋擴大聯合稽查結果出爐囉~臺北市地政局為維護本市預售屋消費者權益保障,提前因應傳統928預售屋推案熱潮檔期,攜手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內政部、財政部臺北國稅局、市府法務局消費者保護官及建築管理工程處等有關機關,利用中秋連假前兩天 (9月16日及9月17日),擴大進行110年度第2次預售屋建案聯合稽查,最新稽查出爐囉!新制重點加強查核,維護預售屋交易秩序 因應實價登錄2.0新制上路,本次稽查特別針對「預售屋實價登錄資訊是否如期如實申報」、「預售建案資訊及買賣契約是否於銷售前申報備查」、「買賣定型化契約內容及建案所使用之購屋預約單(紅單)是否符合新法規範」、「紅單是否違法轉讓」新制四大重點加強查核,其他稽查項目尚包含原有不動產經紀業營運、廣告、建照核發情形、樣品屋(接待中心)等是否合乎相關法令規定等。 本次稽查建案經依內政部提供原則篩選,分別為位於松山區之「筑丰敦匯」、「敦仰」;中山區之「南京葒」、「序東騰」;大安區之「三創爵鼎」及萬華區之「萬大境」等6案,經檢視實價登錄資訊及預售屋銷售資訊及買賣定型化契約申報備查時點,查核結果均符合規定。 而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內容是否符合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查核結果,僅「筑丰敦匯」及「萬大境」建案完全符合規定。其中「敦仰」更遭查獲所使用契約部分條文與本局核備契約不同套,且違反前揭應記載事項規定,如銜接公用事業外管線之天然瓦斯配管管線費及相關費用,未約定由買賣雙方議定,直接敘明由買方負擔,涉違反平均地權條例第81條之2第5項規定,將按戶(棟)數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另本府消費者保護官指出「序東騰」所使用之買賣定型化契約存有不利消費者之條文,已請業者限期改正,以維護消費者權益。 另各界關注的購屋預約單(紅單)部分,均無轉讓情事發生,惟「筑丰敦匯」建案於消費者支付訂金後,仍約定買賣價格須經賣方同意,有保留出售權利之意味,惟其屬新制施行前(7月1日前)所簽立,已現場輔導並告知未來如有類此情事,將依平均地權條例規定嚴懲。 至不動產經紀業務查核部分,6建案均未過關。其中「南京葒」建案重要文件未指派經紀人簽章,將逕依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規定裁處,其他建案違規情形多為未依規定辦理非常態營業處所備查或有經紀業營業員未全部辦理備查之情形,均已當場要求業者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將依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規定處理。 而建案廣告、樣品屋或接待中心,查核結果ALL PASS,均合法使用無缺失,且無未領得建造執照進行銷售情形。更多查核資訊請詳閱附表。快筆記買房三重點,交易安全有保障 地政局特別提醒,民眾於購買預售屋時一定要先做功課,掌握三重點,保障自身交易安全。重點一:簽約前先上地政局官網「業務專區/不動產交易/預售屋銷售管理專區」了解該建案之買賣定型化契約是否已完成核備,並可至「臺北市預售建案契約核備地圖」,或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按圖索驥查詢已核備契約,方便比對建商提供之買賣契約是否與核備契約一致。重點二:如發現110年7月1日以後銷售之建案銷售契約未完成備查,或業者提供之買賣定型化契約與備查契約內容不一致,或7月1日前已銷售建案所提供定型化契約內容與內政部訂頒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不符,歡迎向北市地政局查詢或檢附證明文件予以反映。重點三:確實要求契約審閱期(契約審閱期間至少5日),以確認契約相關權利義務,確保交易安全。更多預售屋交易資訊,歡迎上臺北市地政局不動產交易專區查詢。 地政局並呼籲不動產開發業者,為提升企業優良形象,應主動出示預售屋買買定型化契約備查結果,或契約自主檢查相關文件供消費者參考,且不得要求消費者應繳納預約金、定金或保留金後,方才提供買賣契約書供審閱,發揮自律精神共同為預售屋交易安全把關。
-
2021/11/5〝租事順利〞_定型契約有保障租賃新制_住宅租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房屋租賃行為原係頗為常見之私法行為,但近年因房屋租賃所衍生的糾紛事件時有所聞,爭議的肇因常於租賃雙方對權益的不瞭解與漠視,內政部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7條第1項規定,於106年1月推動實施「房屋租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後,107年6月27日施行的「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對於租賃之權利義務關係有更周全之規範。 為進一步落實執行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規定,內政部再次修正定型化契約內容,名稱並修正為「住宅租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提供租賃雙方更全面性的保障。爭議協調有管道 認識容易相處難,萬一真的在租賃過程中產生爭議時,建議雙方先好好溝通,找出問題癥結所在,蒐集相關資料,90%以上糾紛解決均靠協商可解決,切勿惡言相向、互放狠話,若需求助得向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1950提起申訴、調解或當地縣市政府的地政單位申請調處或向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調解,若仍無法妥適處理,得向法院提起訴訟。 建立一個良善租賃市場是我們大家所期待的,期望由「租賃住宅市場及管理條例」及簽訂一份好的租賃契約,讓不良房東、房客能銷聲匿跡,為社會建構一個安全、健康、有保障的居住環境。
-
#第六十二期,#主題報導,#為民服務2021/9/16洽公環境無障礙 服務升級更有愛為提供更友善的洽公環境,臺北市松山地政事務所(以下簡稱本所)在11月19日「世界廁所日」(World Toilet Day)前完成1樓公廁及哺集乳室之整修,提供五”心”級服務。環境最用心 服務有愛心 本所從開始規劃公廁整修就與設計師多次的開會討論,從清楚的標示、安全的設備、便利的使用到飯店等級的質感等,全盤的規劃與設計,搭配本所的核心價值「親切、便捷及溫馨」,希望提供市民更優質的服務,感受本所的用心與愛心。如廁無障礙 便利好安心 從本所大門進入,往廁所方向一望,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清楚的無障礙廁所標誌,按壓式的自動門配有防夾裝置並設有使用中的指示燈,寬廣的迴轉空間、以人為本的按鈕設計(位置、高度及操作性)並設有污物清洗盆及安全扶手,讓身障朋友如廁時便利又安心。性別無差異 友善最貼心 「性別友善廁所」(all gender restroom)是無論使用者生理性別、心理性別為何,皆可方便使用的廁所。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同時展現性別平等的概念,每間廁所皆採獨立封閉的隔間設計,充分考量隱私與安全,紓解女廁排隊等候的情形,使廁所效益最大化,並讓所有人如廁時都可輕鬆無負擔。考慮年長者及行動不便者的使用,於小便斗加設安全扶手,另廁間也配有兒童安全座椅,全方位的考量讓使用者感受到本所的友善與貼心。親子無距離 哺乳揪甘心 為營造友善育兒環境,本所也規劃親子友善廁所並在有限的空間打造出整潔、溫馨的哺集乳室環境,親子廁所清楚的標示,並配有兒童安全座椅及兒童專用馬桶,讓不同年齡的兒童皆可與同行者待在同一空間,另配有兒童專用的洗手台,讓如廁環境更完善,親子零距離。 溫暖色系的哺集乳室,搭配藍色防潑水沙發,兼具質感與便利性;小而美的空間規劃出2間獨立的哺集乳室及1個公用區,分別針對哺集乳或換尿布等不同需求,同時考量使用效益也注重個人隱私,讓市民朋友揪甘心。您安心送(松)件 我服務至上(山) 松山地政事務所以人為本,秉持著五心級服務,從廁所的小處著手,強化洽公環境的衛生與安全,提供洽公民眾舒適、自在的如廁空間,讓您安心送件,我服務至上。
-
2021/7/30臺北市不動產市場動態 - 109年辦公及店面市場為讓各界綜覽臺北市辦公及店面市場交易動態,地政局以109年實價登錄資料為基礎,就全市及各主要商圈辦公室與店面租賃交易案件進行統計,冀由交易價量變動分析,呈現商用不動產市場脈動趨勢。109年商辦租賃交易量創102年以來新高,廠辦連5年下滑 全市辦公市場109年實價登錄租賃交易件數941件,較108年733件增加28.38%。其中商辦租賃交易件數為859件,較108年增加43.89%,創102年以來新高(圖1)。各主要辦公商圈商辦交易量則由松江南京商圈33件躍升第一,取代連續2年居首的信義商圈(圖2)。廠辦租賃交易件數82件,較108年減少39.71%,交易量連5年下滑(圖1),主要集中於內科地區。圖1 102至109年辦公市場租賃交易量圖圖2 102至109年主要辦公商圈租賃交易量圖109年商辦月租金信義商圈持續領先,敦北民生商圈跌幅較大 109年主要辦公商圈商辦平均月租金單價最高為信義商圈3,600元/坪,除敦北民生及南京東路商圈租金下跌,其餘辦公商圈皆上漲,並以敦北民生商圈平均月租金跌幅8.47%較大(圖3)。廠辦部分,南港經貿平均月租金單價較108年上漲4.17%;內科則下跌2.09%(圖3)。圖3 102至109年主要辦公商圈平均月租金圖109年全市店面租賃交易量增加21.28%,主要商圈交易量西門、公館、士林商圈減少,其餘商圈均增加全市店面市場109年實價登錄租賃交易量684件,較108年增加21.28%,創102年以來新高(圖4)。各主要商圈店面租賃交易以忠孝商圈21件最多,公館商圈2件最少;除西門、公館、士林商圈交易量減少外,其餘商圈均增加(圖4)。圖4 102至109年全市及主要店面商圈租賃交易量圖9大商圈主要街道店面月租金皆下跌,士林商圈跌勢最明顯 各主要店面商圈店面依臨路商效情況,區分為「主要街道店面」及「非主要街道店面」2種型態,統計各商圈102年至109年主要街道店面月租金單價最高為忠孝商圈13,765元/坪;非主要街道店面月租金單價最高為西門商圈5,172元/坪(圖5)。平均月租金價格趨勢,主要街道店面9大商圈皆下跌;非主要街道店面,除永康、公館及天母商圈無成交案件,其餘商圈月租金亦皆下跌。士林商圈下跌趨勢最明顯(圖5)。圖5 全市主要店面商圈平均租金圖備註: 主要街道:主要街道係指各商圈內商業效益最佳之街道,以忠孝商圈為例,其主要街道係指忠孝東路四段沿街店面,非主要街道即位於巷內店面或次要幹道。 平均月租金:因部分商圈租賃交易件數較少,案件異質性大,代表性較為不足,平均月租金單價僅供參考。一張表看懂109年辦公及店面市場動態 經整理分析109年資訊,彙整如下表,希藉由重點的歸納,一張表掌握109年臺北市辦公及店面市場交易脈絡。表1 臺北市109年辦公及店面市場分析重點表不動產市場動態報導專區(https://goo.gl/zmQEF8)
-
不動產市場動態,不動產動態年報,住宅市場,第六十一期2021/7/30臺北市不動產市場動態 - 109年住宅市場為讓各界⼀覽臺北市住宅市場交易動態,地政局以109年實價登錄資料為基礎,就全市及12⾏政區住宅交易案件進行統計,冀由交易價量變動分析,呈現住宅市場脈動趨勢。全市住宅交易量增加0.32%,交易總額增加4.87% 109年住宅交易件數為15,603件,較108年增加0.32%;交易總額為4,049億元,較108年增加4.87%,交易量及交易總額皆為103年以來新高(圖1)。圖1 102至109年住宅交易量及總額圖備註: 住宅交易件數:與房地交易件數區別為不含商(廠)辦、店面。包括住宅大樓(含華廈)、公寓、套房等,排除土地、車位及地下層、透天厝、持分移轉、其他類型及特殊交易案件(如親友間交易、債權債務關係移轉等價格異常案件)。 交易量(總額)最高以紅框標示,最低以綠框標示。中山區住宅交易量及交易總額雙冠軍 109年住宅交易量前3名依次為中山區、內湖區及文山區,交易件數分別為2,088件、2,043件及1,728件,中山區連8年居冠。交易總額亦由中山區以570億元奪冠,其次為大安區及內湖區,交易總額分別為544億元及507億元。全市住宅平均交易總價上漲3.25%創新高,平均交易單價上漲2.51% 109年全市住宅平均交易總價為2,573萬元,較108年上漲3.25%(圖2),創102年以來新高。各行政區平均交易總價最高為大安區3,821萬元,最低為萬華區1,635萬元(表1),最高與最低相差1.34倍。109年全市住宅平均單價為65.3萬元/坪,較108年上漲2.51%(圖2),各行政區平均交易單價仍由大安區以89.4萬元/坪居首,最低為北投區50.1萬元/坪(表1)。圖2 102至109年全市住宅平均交易總價及交易單價圖備註:住宅平均交易總價(單價):係以實價登錄案件所有2樓(含)以上住宅交易總價(單價)總和除以案件數所得之算術平均數。表1 102至109年各行政區平均交易總價、平均交易單價及排名一張表看懂109年住宅市場動態 經整理分析109年資訊,彙整如下表,希藉由重點的歸納,一張表掌握109年臺北市住宅市場交易脈絡。表2 臺北市109年住宅市場分析重點表不動產市場動態報導專區(https://goo.gl/zmQEF8)
-
地政士,第六十一期2021/7/6看過不要錯過—地政士開業及變更登記免書證服務率先起跑地政士開業及變更登記得免書證,110年6月1日率先全國上線試辦為簡化應備書表,減少申請人準備資料之不便,並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臺北市政府地政局率全國之先推出地政士開業及變更登記申請免書證服務試辦作業。原申辦作業中應檢附之「地政士或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證書正影本」與「身分證明文件影本」,能以電腦處理達成查詢者,得免提出,並自110年6月1日起開始試辦,歡迎本市地政士朋友多加利用。網路查詢代替紙本好輕鬆現行地政士開業及變更登記之申辦,應依地政士法施行細則規定採書面申請並應備具相關書件。由於地政士證書及其開業之基本資料已建置於內政部「不動產服務業管理作業系統」(以下簡稱內政部系統),並提供各地方政府主管機關查詢權限,地政士之身分證明文件資料也已建置於內政部「戶役政資料電子閘門系統」,因此爭取內政部同意後,由臺北市先行試辦原應檢附之「地政士或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證書正影本」與「身分證明文件影本」,能以電腦處理達成查詢者,得免提出。在地政局受理地政士申請案件後,可由承辦人透過電腦達成查詢及確認原應檢附文件之內容,不影響申請案件之審核,達到申請人簡化應備書表之實益。推動免書證 展望線上辦服務流程改造是提升政府效能的主要推動力量,在中央主管機關內政部的全力支持下,使得免書證服務得以率先於臺北市試辦。而遭逢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國內防疫警戒提升之際,發展後疫情時代產業數位轉型之零接觸服務,是本府市政領航的企圖心。基此,地政局刻正積極規劃建置地政士開業及變更登記線上申辦系統,逐步落實真正零接觸服務,並預計於110年年底正式上線,敬請期待。
-
第六十一期,主題報導,平均地權基金,重劃抵費地基金,基金補助申請,智慧生態社區,宜居永續臺北2021/7/1臺北市地政局主管基金建設地方有成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形容人與城市的關係,他說:「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臺北市在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及城市競爭中,體認了落實環境共生、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與急迫性,在區段徵收、市地重劃等57處整體開發區(開發總面積達1,816公頃,占全市都市發展用地面積比率13.96%),興辦新區開發工程及推動舊區環境更新,納入創新、節能、低碳、環保、永續及人性化的智慧生態建設,朝宜居永續城市願景邁進。臺北市如何在57處已辦竣整體開發區內增加公共建設及管理維護?整體開發區內臺北市各機關學校可依照地方需求與特色、公民參與程序,申請平均地權基金或抵費地基金補助辦理。近5年,經議會審議通過基金補助預算案達50件,以平均地權條例施行細則第84條之1各款補助件數觀之,以「改善既成公有公共建築物及其附屬設備」為大宗(占37.5%),其次為「人行道、路樹、路燈、號誌、綠化等道路附屬工程」(占17.5%)、「兒童遊樂場、鄰里公園、廣場、綠地、停車場、體育場等設施」(占15%)。106年至110年補助件數及金額【基金挹注市政成果】中山地政大樓(改善既成公有公共建築物及其附屬設備)中山地政大樓運用基金辦理外牆整修工程,賦予新風貌,融入智慧生態理念,招牌採用LED燈箱,頂樓設置太陽能板供應電源,提高能源與資源使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樓外牆設置LED電子看板,提供智慧e化服務,宣導便民服務資訊,具體實現居民有感的地區改造,提升公共服務效能。中山地政大樓老舊外牆妝點後,整體展現多彩活潑的新風貌市政大樓周邊人行道鋪面改善(人行道等道路附屬工程)臺北市市政大樓位處信義計畫區,除辦公空間之外,有師生畫廊展覽、親子劇場、探索館,戶外也設有親子戲沙區及活動場地等,為洽公民眾、辦公同仁及國、內外觀光客提供多功能的友善空間。市政大樓於民國73年設計動工興建,83年正式進駐使用至今,幾年前多次接獲民眾反映人行道多有破損、不平或因雨濕滑,危及行人與騎乘自行車之安全,已陸續申請基金補助汰換原破損鋪⾯,改採防滑高壓磚,再也不怕雨天積⽔滑倒。人行道汰換原破損鋪⾯(左圖),採用防滑高壓磚(右圖)智慧路燈建置(路燈等道路附屬工程)臺北市目前有16萬盞路燈,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於108年運用基金辦理內湖六期重劃區(內湖科技園區)及松山二期重劃區(信義計畫區)智慧路燈設置,藉由智能燈控系統即時偵側路燈故障,可即時派員修復,提升夜間行車安全,同時共桿增設人車流偵測,有助於收集大數據,供交通單位評估改善交通問題之參考。 松山二期重劃區智慧路燈設置大港墘公園(兒童遊戲場、鄰里公園等設施)大港墘(內湖106號)公園佔地2.5公頃,為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申請基金辦理闢建。公園南側面向內湖科技園區,作為公園主入口廣場,以簡約的鋪面型式展現內湖科技園區的科技時尚感,並以常綠喬木做為背景,歡迎著市民朋友們進入公園一探究竟。大港墘公園有「城市綠洲」的美譽公園內「香藥草廣場」運用多種香藥草植物,一年四季可欣賞到不同的香草,穿梭於小徑間沾染天然清新的香氣,增加五感體驗。公園最高點為「森林廣場」,提供了一處讓人可以停留、觀賞風景的場所。「雨水花園區」緊鄰內湖運動中心,透過雨水花園,生態窪地及適當植栽的種植,增加綠帶生機,並可過濾雨水,降低區域環境負荷。此外,為了豐富孩童的遊戲體驗,大港墘公園設計了具地形變化的遊戲場,設施與地形結合,讓孩童能體驗在自然裡戲耍的感受。大港墘公園共融式遊戲場南港生態綠廊暨立體連通平台「東區門戶2.0」計畫將打造南港成為繼信義計畫區之後,另一個在臺北市內擁有人行立體連通系統的行政區。自109年起透過基金補助於南港車站西側建構立體連通核心平台,活絡空橋與地面層之活動,同時建置市民大道生態綠廊,預計112年達成地面層步行串聯系統。南港生態綠廊暨立體連通平台示意圖臺北市積極整合平均地權基金及抵費地出售盈餘款基金資源,持續於整體開發區打造優質生活環境,維繫都市規劃地景及公共設施服務水準,期達臺北宜居永續城市之願景,歡迎市民朋友一起見證。
-
#第六十期,主題報導2021/5/27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區段徵收福星(公1)及洲美(公4)公園 工程成果介紹【主題式公園規劃構想】一、福星(公1)公園 福星(公1)公園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區段徵收範圍內最大之公園,面積約32,893m2,其規劃主題係打造連結文化傳承之記憶與新興人文科技的Garden City,公園內除導入複層綠化、誘鳥誘蝶植栽、雨水貯留、再生能源及環境維護監控等智慧生態設施外,同時亦保留具在地文化記憶之「北投賴氏祖厝」,搭配周邊開闊的花田地景,以塑造出過去田野之意象。
-
2021/5/3線上聲明再升級 公司法人憑工商憑證也可辦為使地政服務更加簡政便民,內政部地政司109年3月2日開放「土地登記線上聲明」措施,當事人透過自然人憑證,即可隨時隨地透過內政部地政司數位櫃臺登錄土地登記案件之聲明資訊,只要該登記案件的代理人(限地政士或律師)上網完成驗證身分,登記義務人無須親自到場核對身分,亦免附戶政事務所核發之印鑑證明,省時又省力。現在,內政部將線上聲明措施升級了,並為配合智慧政府優質地政服務推動,進一步把公司法人列入服務對象。搭配線上聲明 公司登記表無大小章免煩惱 自經濟部實施無印章之公司登記文件政策後,公司登記線上申請核准之登記表已無公司大小章可供驗證。 公司法人申請土地登記案件時,雖可檢附以公司登記電子函復文件線上列印成紙本之公司登記主管機關核發之設立、變更登記表,並由法人簽註「所登記之資料現仍為有效,如有不實,申請人願負法律責任」後簽章。然而,當公司法人為義務人時,仍應向公司登記主管機關申請核發有公司大小章之紙本登記表。 透過線上聲明措施,公司法人為義務人時,只要於土地登記申請書記明線上聲明序號或檢附驗證後之線上聲明登記表,並依土地登記規則第42條第2項規定檢附公司登記主管機關核發之設立、變更登記表影本,及由法人完成相關簽註、簽章,即可順利申辦土地登記,不用再來回奔波申請核發有公司大小章之紙本登記表。4月1日起 公司法人3步驟完成線上聲明 自110年4月1日起,公司法人為義務人申辦土地登記時,可採用土地登記線上聲明措施了!只要持公司法人(義務人)之工商憑證至內政部地政司數位櫃臺完成以下3步驟,即可輕鬆完成線上聲明: 步驟一:登錄聲明資訊。 步驟二:由專業代理人(即地政士或律師)核對身分並驗證聲明。 步驟三:於申請書記明線上聲明序號或檢附線上聲明登錄表。圖 線上聲明3步驟 歡迎申請人多加利用。更多詳細內容請洽內政部地政司網站及數位櫃臺-線上聲明登錄操作手冊。
-
#第六十期,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區段徵收,智慧生態社區2021/4/21跟著柯文哲市長 一起視察北士科臺北市近年來大力推動「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成為一結合生產、生活、生態等功能完整之科技園區。自 98 年 1 月公告實施區段徵收後,於107 年 9 月完成第 1 期公共工程啟用,第 2 期公共工程預計於 111 年11 月完成。為瞭解園區辦理現況,市長柯文哲於110年2月5日率副秘書長李得全、地政局局長張治祥及市府相關局處親臨視察階段性工程亮點及效益。期許北士科鏈結臺北科技廊帶 市長首先在洲美屈原宮聽取各單位工作簡報,並期許北士科能運用地區環境及優勢,串聯周邊生技、數位科技及智慧醫療等產業資源發揮加乘效應,鏈結內科與南軟園區,形塑臺北科技產業廊帶。隨後進行現地視察。「生態人文兼具,維繫在地紋理」-洲美公園 預計110年7月完工啟用的洲美公園,不僅保留在地信仰中心屈原宮、三王宮,更利用當地具歷史保存價值的唭哩岸石進行設計,並鋪設大面積透水鋪面及雨撲滿落實暴雨逕流減量,同時設置動物友善空間,打造兼具生態及人文特色的生態場域。「看不見的堤防,串聯水岸廊帶」-堤防工程 洲美堤防工程仿效日本超級堤防概念,為臺北市近年來開始主推的觀景式堤防,以緩坡加上坡面綠化的方式,在符合防洪需求下又能兼顧美觀及生態效果,兼顧防洪、景觀及遊憩功能。陪同出席的當地里長也表示,堤防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視覺上不像傳統堤防讓人有壓力感跟隔離感,確實對環境比較友善。「全區共同管道,落實基盤建設」-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規劃整合全區地下管線為共同管道,預留所需電力、電信、自來水等維生管線及交通號誌、路燈等管路空間,提升管線維修便利性,減少道路重複挖掘,促進交通順暢並維護市容美觀,為臺北市全區道路布設共同管道的首例。「電動公車進駐,完善交通路網」-交通用地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交通用地占地超過2萬平方公尺(約3座足球場),為士林北投地區未來電動公車主要調度站,目前已有5家業者、26條路線、116輛車進駐調度,規劃110年底會有63輛電動公車進駐營運,未來其他燃油公車亦將陸續汰換為電動公車。奠基科技產業發展,為臺北市下個十年布局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為臺北市第一個兼具智慧與生態的科技園區,全區布設共同管道,及運用科技建置太陽能、風力發電系統,以推動及補強智慧基盤設施的建設與應用為主軸,釋出25公頃科專區,運用本區產業發展環境及優勢,打造後疫情時代第一個結合產官學研之「智慧產業跨域園區」,成為臺北科技產業廊帶之重要拼圖。
隱私權與資訊安全政策 本站使用正體字 聯絡資訊 各科室電話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地址:110204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3樓(交通資訊) 傳真:(02)2720-2107 電話:02-27208889 (代表號)
臺北市民當家熱線 1999 (免付費電話服務,公共電話,放心講及第二類電信除外) 轉7522(服務台) 或 地政局各單位服務電話
Copyright臺北市政府地政局
© 2023 - 臺北地政 (zh-TW) 網站到訪人次: 6487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