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
-
2023/6/19審還要更省-預檢預審先搞定 都更期程再精進都市更新的期程與作業效率,關乎城市的發展與民眾的生活品質。現行都市更新案件,實施者為申辦建築執照,須依規定向都市更新主管機關申請囑託登記機關辦理土地鑑界,然而經地政事務所實地測量後,可能會發現地籍線與建築線不一致的問題,此類地籍疑義釐清查處時,除增加都市更新案件辦理時程外,倘查處結果須辦理土地面積更正或逕為分割,將嚴重影響已核定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或權利變換計畫內容,影響民眾權益甚鉅。都市更新建物完成建築並經建築主管機關核發使用執照後,實施者尚須向都市更新主管機關申請囑託登記機關辦理建物第一次測量。倘經地政事務所測量完成後發現依相關法令測繪計算之各區分所有建物面積,與原先核定之權利變換計畫內建物分配面積不符時,依都市更新權利變換實施辦法第23條規定,實施者須依建物第一次測量計算之面積,釐正權利變換相關圖冊資料,向都市更新主管機關申請釐正圖冊後,方能據以辦理建物第一次登記。此釐正作業時程至少耗費半年以上時間,將造成行政資源的浪費及增加實施者與相關權利人的困擾。臺北市政府地政局為精進都市更新辦理時程,由各地政事務所實施「地籍線與建築線預檢作業」及「都市更新權利變換之建物第一次測量案預先審查作業」,讓實施者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做出應對。土地預檢作業-提早檢測、雙線合一為提早發現本市都市更新案件土地是否涉及地籍線與建築線不一致等疑義,以便盡早處理,實施者於事業計畫公開展覽後,得填具土地複丈申請書及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向本市地政事務所申請地籍線與建築線預檢,經地政事務所審認案附資料及現場檢測結果均符合相關規定後函復實施者。倘涉及地籍疑義時,由地政事務所檢送相關資料,循臺北市政府府地政局疑義通報機制,函請臺北市政府府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及都市發展局查處,經查處完竣後,再行函復實施者。每件都市更新案件處理時程藉由地籍線與建築線預檢作業,可減少因地籍疑義等候查處時間約60日至280日,亦使都市更新實施者及更新單元範圍內之地主能提早確認更新範圍土地面積,有助於減少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或權利變換計畫核定後,因地籍疑義處理對都市更新案件推動之影響。建物預審作業-及早發現、及早釐正都市更新建物倘經地政事務所辦竣建物第一次測量後發現,其面積與權利變換計畫清冊所載面積不同時,實施者應製作釐正權利變換圖冊資料並向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申請釐正,該作業時程耗費時間將長達半年以上。為讓實施者提前知悉各區分所有建物測量面積,以提早準備申請釐正權利變換之相關圖冊資料,實施者自都市更新建物屋頂版申報勘驗完成日起至建物使用執照核發日前,得填具建物測量申請書,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及圖說,向本市地政事務所申請都更預審,由地政事務所依案附圖說辦理轉繪作業,並將建物面積清冊函送實施者,如實施者發現該面積與權利變換計畫清冊所載面積不同時,能及早釐正,將可節省至少6個月以上作業時間。提早檢測勝過事後查處,及早知悉都市更新建物面積,方能及早釐正相關資料。藉由地籍線與建築線預檢及都更預審等作業,都市更新實施者得以提早發現問題,有效縮短都市更新處理期程,以協助加速都市更新案件之推動,讓都更作業更佳精進。
-
第六十八期,電子產權憑證2023/6/13電子產權憑證-查驗防偽新選擇地政便民服務新選擇 內政部為新增不動產產權查驗新管道,自今(112)年1月1日起,民眾向地政事務所申辦不動產登記後,除核發紙本權狀外,也可取得電子產權憑證,未來就可線上免費查驗不動產產權,有效降低攜帶紙本權狀遺失的風險,安全、快速又方便,就讓我們來認識「電子產權憑證」吧!什麼是「電子產權憑證」? 電子產權憑證是電子化的地籍資料,類似電子形式的權狀,方便有驗證需求的人可以快速在線上查驗,輔助確認產權。電子產權憑證v.s.紙本權狀〈相同處〉包括所有權人/權利人、不動產標示、權利範圍及權狀字號/ 證明書字號等等,但是沒有地政事務所的關防及主任章。〈不同處〉增加驗證碼QRcode,供他人於系統查驗專區,快速驗證權狀 資料的真實及有效性。電子產權憑證可以運用在什麼情形?〈範例一〉租房子時,房東出示以表明為房屋所有權人: 承租人可掃描QRcode或於專區輸入驗證碼確認。〈範例二〉向銀行貸款,證明自己是擔保不動產所有權人: 銀行人員可掃描QRcode或於專區輸入驗證碼確認。〈範例三〉委託地政士辦理不動產案件,佐證為權利人: 地政士可掃描QRcode或於專區輸入驗證碼確認。如何取得及查驗電子產權憑證? 【取得】所有權人或他項權利人: 〈步驟一〉備妥自然人/工商憑證,登入電子產權憑證系統。 〈步驟二〉選擇標的點選產製。 〈步驟三〉下載電子產權憑證及驗證碼。 〈步驟四〉提供予需用者查驗(效期3天,避免長期重複使用風險)。 【查驗】需用者:掃描QRcode或網站輸入驗證碼,即會顯示查詢結果。電子產權憑證優點大公開產權查驗不受時間限制,上網即可核發及查驗: 更安心-電子化資料降低遺失及遭冒用風險。 更便利-線上查驗免帶紙本權狀出門。 更安全-區塊鏈技術線上查驗資料難竄改。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至內政部電子產權憑證系統查看,請多加利用!
-
#不可不知,#第六十八期2023/6/2支持洗錢防制─讓不動產交易更安全支持洗錢防制─讓不動產交易更安全民眾請地政士(代書)辦理不動產過戶時,為什麼須配合洗錢防制法規定審查身分?因為不動產有價高、保值及可流通等特性,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人頭或公司法人透過不動產買賣交易漂白贓款,成為洗錢防制之漏洞,故地政士及不動產經紀業依據洗錢防制法第7條第1項規定,於辦理不動產買賣交易時,應進行客戶及其實質受益人的身分確認程序。購買不動產時,不能用現金交易了嗎?不動產買賣交易金額龐大,大額現金收付具有保存及交易的風險,因此,以非現金的方式給付比較合理。又不法資金持有者,如欲藉由不動產買賣進行洗錢,通常會以現金支付全部或大部分價金,以避免追查,故對於以現金購買不動產者,地政士或不動產經紀業會加強客戶的身分審查或依法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疑似洗錢交易,以避免其利用買賣不動產進行洗錢。購買不動產時,買方要提供資金來源證明嗎?依地政士及不動產經紀業防制洗錢辦法規定,地政士及不動產經紀業應對客戶之交易進行詳細審視,確保該交易與客戶之業務特性與洗錢及資恐風險相符,必要時並應瞭解其資金來源;對於客戶或其交易涉及國家或地區,屬高洗錢或資恐風險者,應採取合理措施以瞭解客戶資金來源。因此,地政士及不動產經紀業辦理洗錢防制工作時,可能會向您徵詢瞭解資金來源或請您提供資金來源證明,或於認為有疑似洗錢交易或資恐情事時,逕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地政士或不動產經紀業在那些情況下,應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 客戶有地政士及不動產經紀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第9條各款所定情形之一。 交易金額源自高風險國家或地區,或支付予該國家或地區之帳戶或人員,而無合理說明。 客戶或資金來源或去向疑似與恐怖活動、恐怖組織、資恐或資助武器擴散有關聯。 交易金額與客戶年齡、身分或收入顯不相當,且無合理說明資金來源。 客戶要求以一定金額以上現金或其他無記名工具作為定金或各期價款,且無合理說明者。 客戶無正當理由,自行或要求多次或連續以略低於一定金額之現金或其他無記名工具支付定金或各期價款。 客戶要求將不動產權利登記予第三人,未能提出任何關聯或拒絕說明。 不動產交易資金來自第三人,或價金給付給第三人,且無合理說明。 不動產成交價格明顯異於市場行情且要求在相關契約文件以不實價格記錄。 其他疑似洗錢交易或資恐情事。地政士或不動產經紀業在何種情況應辦理一定金額以上通貨交易申報,其申報程序為何?地政士及不動產經紀業經手之不動產買賣案件,如該次給付款項有使用超過50萬元以上現金時,業者應於10日內填具「大額通貨交易申報表」後逕行寄送至法務部調查局洗錢防制處即可;申報量較大業者則可採用媒體(線上)申報。代收款項於收受時已依規定辦理申報者,再由地政士或不動產經紀業代為將同款項存入信託專戶或賣方金融帳戶時,免辦理申報。想知道更多地政士及不動產經紀業防制洗錢相關資訊嗎?可至內政部地政司防制洗錢專區查詢。
-
2023/5/4速辦繼承保權益 男女繼承零差異臺北市逾126億元公告現值土地還沒有辦繼承登記!今(112)年度公告逾期未辦繼承登記之被繼承人計704人,土地計1,879筆、建物計510棟,本年度公告單筆土地價值最高達5億餘元。主動通知繼承登記服務 那ㄟ呷甘心 不動產所有權人過世後,臺北市提供多種未辦繼承主動通知的服務,包含發送手機簡訊、寄發通知書,在戶政事務所辦畢死亡登記時提供繼承便利包等,提醒繼承人記得辦理不動產繼承過戶。另外,本市各地政事務所自105年起,主動清查年紀超過百歲的地主是否已有死亡記事,並通知繼承人儘速辦理繼承登記,避免損及繼承人權益,且讓地籍資料長期處於不確定狀態。截至111年12月底已清查3,291人,其中完成繼承登記有173人。登記罰鍰不要來!把握黃金6個月! 不動產繼承登記應自繼承開始6個月內向地政事務所申請,申請逾期者,每逾1個月得處應納登記費額1倍之罰鍰,最高罰20倍。繼承人如果無法全體會同申請登記時,可以由任一繼承人為全體繼承人申請繼承登記為「公同共有」,未來全體繼承人達成協議後,可以向地政事務所申辦分割繼承登記。繼承速速辦,避免逾期申請產生登記罰鍰喔!兒女共同撫養父母,繼承不分男女 民法第1138條規定,配偶相互有繼承權,不動產繼承沒有性別區分。土地法第73條之1規定,如果超過1年沒有辦理繼承,經地政事務所查明後,每年4月1日起公告3個月並通知繼承人儘速申請繼承登記;公告期滿仍未申請繼承登記,將被地政局列冊管理15年,逾期仍未申請繼承登記則移請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標售。但是公開標售前仍可以隨時向地政事務所申請繼承登記。如經完成標售,所得價款於國庫專戶儲存,繼承人仍然可以於10年內依法定應繼分領取價金,如逾期還是無繼承人申領,價款即歸屬國庫,對權益影響很大喔!未辦繼承公告、列管查詢好便利 相關辦理繼承登記資訊,可至臺北市政府地政局《未辦繼承登記專區》查詢,如您不知道親人在臺北市遺留下來未辦繼承被公告、列冊管理的土地、建物有哪些,透過「未辦繼承土地及建物列冊管理情形查詢」,選擇案件狀態為公告或列管,並選擇輸入被繼承人姓名、地所別查詢或行政區查詢,即可快速取得被公告、被列冊管理土地資訊,減少蒐集資料時間。
-
2023/4/20從標售領價到還地於民-地籍清理標售的過往今來還地於民的政策趨勢,加之實務上常有原權利人提出返還已囑託登記國有土地之訴求,立法院112年2月12日三讀通過「地籍清理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地籍清理標售的推動歷程吧!全國一致 積極推動清查標售地籍資料權利內容不完整之土地長期影響土地有效利用,自97年地籍清理條例發布施行起便由各級主管機關積極推動清查作業,經釐清權屬者重新辦理登記;未能釐清權屬者予以標售,2次標售未能標脫者收歸國有,權利人或其繼承人10年內得檢附證明文件申請發給土地價金。臺北市推動重新清查 尋找真地主依地籍清理條例第14條設立之保管款專戶用於保管代為標售或代為讓售土地之價金,但該專戶並無登記國有土地之價金收入,許多權利人於完成囑託國有登記後,始檢具原權利書狀及相關繼承證明文件申領價金,致保管款專戶價金及利息長期不足支應。考量前期清查數量龐大、缺漏在所難免,故本市自107年起陸續針對已辦竣(申請價金前且國有財產管理機關尚無處分、收益或使用規劃者)或即將辦理囑託國有及尚未辦理標售之土地進行重新清查,經確認非屬本條例規定應清理土地者,予以撤銷或改列,以保障權利人或其繼承人權益。條例修正三讀通過 落實還地於民112年地籍清理條例第15條修正並新增第15條之1規定後,針對囑託登記為國有者,未來將以「發還土地為原則、發給價金為例外」: 權利人自囑託國有登記完畢之日起10年內,得檢附證明文件向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申請發還原登記名義人全部權利範圍之土地。應發還土地之權利人已死亡者,得由部分繼承人提出,經審核無誤、公告期滿囑託登記為全體繼承人所有。國有財產管理機關並得請求權利人返還其為管理土地所支出之必要費用。 應發還之土地已為公用財產、處分或有其他無法發還之情事者,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應依該土地最後1次標售底價扣除應納稅賦後之餘額,並加計自登記國有之日起儲存於保管款專戶之應收利息發給權利人土地價金。但該土地因不可抗力滅失致無法發還者,不發給價金。應發給土地價金之權利人已死亡者,得按部分繼承人之應繼分發給土地價金。標售程序僅是達成地籍清理的手段之一,尚非以土地囑託登記國有為主要目的。未來除了落實健全地籍、促進地用的立法宗旨外,相信更能順應還地於民的政策趨勢,保障權利人既有土地權利。
-
2023/4/17內政部數位櫃臺,E化服務零距離!省時省力揪甘心!數位時代轉型趨勢 身處在日新月異的數位化時代,各種雲端服務、資訊創新層出不窮,未來紙本文件終將被數位科技所取代,為了因應時代變遷,服務轉型勢在必行。由內政部地政司創立的「數位櫃臺」提供各式不動產網路申辦服務,將政府與民眾間的距離躍上雲端,突破場域框架,隨時隨地不受限。數位櫃臺有什麼優點呢? 安全性:使用自然人憑證或工商憑證登錄系統,可搭配「線上聲明登錄」及「個人化資料自主運用MyData授權查驗(MyData查驗當事人身分)」,確保使用者身分及真意。線上電子簽章送件取代紙本用印,不必出門也能申請不動產登記、地籍異動即時通及住址隱匿,有效防範不法人士的詐騙及資料洩漏。 便利性:數位櫃臺24小時不打烊,隨時隨地為您服務,在家也能輕鬆申請。另內政部於今年2月11日開放由地政士或律師申請的非全程式登記案件簡化做法—「申請人無法併同電子簽章,得採行電子及紙本登記申請書混合檢附」,有效加速專業代理人的送件流程。 高效性:申請流程簡單易懂,操作介面直覺明瞭,您可以隨時查看申請進度,掌握最新案件處理狀況,並可線上繳納各項規費及連結各式政府線上申辦系統,如「電子產權憑證系統」及內政部與財政部共同推動的「不動產移轉一站式服務」,將實體紙本轉化為電子文件,線上申報及查驗,大幅減少時間及人力成本。數位櫃臺網路申辦服務有哪些?一、數位櫃臺主要項目除了申辦案件登錄系統外,尚包含以下6種功能連結:二、申辦案件登錄系統包含以下8種申請項目:三、網路申辦登記及測量案件「全程式」及「非全程式」: 全程式:本人、代理人(地政士或律師)皆可申請,全程案件免紙本,線上登錄即送件。 非全程式案件:限代理人(地政士或律師)申請,申請項目則為所有民眾可申請之登記原因,申請書表可線上送出,紙本附件(如契約書、所有權狀等)再郵寄到不動產所在地的地政事務所,也可於系統操作頁面選擇郵寄到家,案件辦結直接將相關文件寄送回府。數位櫃臺操作說明及影音解說 內政部地政司數位櫃臺網站「下載專區」提供各類「圖解式線上操作說明」及各別系統「使用手冊」,也可至「相關連結」的「數位櫃臺教學影音檔」,有更詳細的實體操作介面講解,電腦新手也不怕,帶您一步步完成系統操作。E化服務零距離!省時省力揪甘心 數位櫃臺是一個安全、方便、快速的不動產網路申辦平臺,結合最新的區塊鍊技術應用,並不斷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系統增修及服務延伸,帶您免去往返機關的勞碌奔波,打破傳統政府的臨櫃服務,享受全新的智慧雲端平臺,竭誠的邀請您一起來體驗內政部數位櫃臺。
-
不可不知,第六十八期,地籍謄本櫃員機2023/3/30謄本ATM 輕鬆好上手 一試成主顧臺北市地籍謄本櫃員機2週年了,自2021年4月23日問世以來,至今申請件數已經超過8,000件!從草創期的乏人問津,到現在打出一片謄本江山,可與人工櫃檯分頭並進,提供更便利、更多元的謄本申領新選擇,完全展現自動化機器的優勢。自助不求人 輕鬆好上手 地籍謄本櫃員機操作簡單,只要跟著畫面指引使用自然人憑證、健保卡或身分證,點選申請標的,再用悠遊卡付款,彈指間就能拿到所需的地籍謄本和收據。現在還有「臺北市地籍謄本櫃員機 操作簡單易懂又快速」線上影音示範操作過程,看過一次就能輕鬆上手。省時又便利 一試成主顧 地籍謄本櫃員機不受時間限制,午休時間也能提供服務。不論是室內裝修需要成果圖或是公司設立預審二類謄本,隨時都可前來跟機器打交道,節省臨櫃抽號和等候的時間。重要的是,謄本櫃員機產製的謄本採用謄本專用紙張印製,機關用印齊備,與臨櫃申請的謄本規格和效力完全相同,廣為所有機關接受。版圖逐步擴大 設置地點更普及 地籍謄本櫃員機第一代始於建置初期,分別位於臺北市政府1樓北區聯合服務中心和中山地政事務所。透過使用者口耳相傳,愛用的人越來越多。為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2023年5月起,除了正式啟動第二代,同時新增大安、士林和建成地政3個服務據點;10月份再擴增松山和古亭地政2個據點,屆時就能達成一所至少一台謄本櫃員機的目標,提供多元、便利的申領謄本服務。歡迎舊雨新知多加利用。表 臺北市各地籍謄本櫃員機設置地點及時間 編號 設置地點 設置時間 1 臺北市中山地政事務所 2021年4月 2 臺北市政府1樓北區聯合服務中心 2021年4月 3 臺北市大安地政事務所 2023年5月 4 臺北市士林地政事務所 2023年5月 5 臺北市建成地政事務所 2023年5月 6 臺北市松山地政事務所 2023年10月(預計) 7 臺北市古亭地政事務所 2023年10月(預計) 想要了解更多謄本櫃員機的功能,請參閱臺北市政府地政局「地籍謄本櫃員機」專頁。
-
#不可不知,便民服務,第六十七期,徵收補償費保管款2023/3/6徵收補償線上PAY 宅家與您最速配臺北市政府地政局力求提供更多元、更便民的申領方式,透過介接臺北智慧地所系統,自111年6月16日起本人申領徵收補償費開放線上申領服務,只要線上填寫申請書表並進行數位身分驗證,大幅提升服務便利性及可及性,並在疫情嚴峻時期,減少接觸防止疫情擴散,保護你我。條件符合 宅家就OK只要您是年滿18歲、未受監護宣告之土地所有權人(自然人)本人且被徵收土地未設有他項權利或限制登記,即可以自然人憑證登入臺北智慧地所網站填寫申請書表並進行數位身分驗證,不出門也能申請。手把手教學 絕對學得會現在台北智慧地所下載專區推出申請教學影片囉,不論您是要領取徵收補償費或是徵收補償保管款,都能手把手教學,簡單操作無負擔。多元服務 任君挑選地政局更提供全面通信申請、臺北在地到府或醫療院所收件服務、跨縣市合作代收申請案,及簡化使用印鑑證明等多項便民服務,民眾可依個人需求選擇申領方式,相關便民服務細節請至地政局網站徵收保管款查詢專區內「便民服務小提示」查詢。欲知更多服務內容,歡迎來電洽詢地政局地用科服務專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7499。
-
不可不知,地籍總歸戶,地籍存摺,第六十七期2023/2/21地籍總歸戶vs地籍存摺 超級比一比●名下產權有多少?查詢方法有哪些?您知道要如何查詢自己名下的不動產嗎?除了透過臨櫃申請或網路申請地籍總歸戶清冊服務外,內政部自107年6月1日起,建立「地籍存摺」My Data,開放民眾使用自然人憑證等相關憑證,免費上網申請。究竟地籍總歸戶和地籍存摺二者之間有何差異呢?讓我們經由下列的表格來比較看看:透過整理的表格,您是否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了,地籍總歸戶資料可透過臨櫃或網路申請,所提供的資料是核發當時名下的不動產資料,並依相關規定收取費用;而地籍存摺則民眾可自行透過自然人憑證、工商憑證、組織團體憑證及政府機關憑證登入地籍存摺系統後,免費查詢,但要注意的是,提供的地籍產權資料是1年半期間內個人地籍產權歷程及實價申報等資料,而且更新時間為每季更新(1月31日、4月30日、7月31日、10月31日)。以上兩種申辦管道,您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查詢資料,讓自己隨時掌握產權大小事。
-
第六十七期,大富翁,臺北市熱門路段房價&租金索驥2023/1/16新春桌遊同樂趣 買租資訊兔EASY-2022臺北市熱門路段房價&租金索驥上線歲末年終,地政局再度為您獻上北市特製版新春桌遊。臺北市政府地政局每年會依照前一年度實價登錄案例,整理出不動產買賣及租賃交易量前40名的熱門路段,推出「買房版」新成屋、中古屋,以及「租房版」出租屋等三種版本的「2022臺北市熱門路段房價&租金索驥」大富翁桌遊,並以臺北找房SOP的概念,將買租交易流程、應注意事項等相關資訊串聯於遊戲圖版的4個ICON,同時納入地政局近一年房市交易新資訊,如臺北地政找房+「捷運房價租金地圖」新登場、「消費爭議整合查詢2.0」再升級等,讓市民朋友新春團圓玩桌遊,輕鬆攻略北市熱門路段房價、租金行情及不動產交易大小事。新成屋房價市民大道四段最高、中古屋房價仁愛路四段連4年居冠 地政局針對2022年實價登錄的買賣案例,以屋齡5年為界,分別統計新成屋及中古屋交易量前40名的熱門路段,並以平均交易單價排序。除計算各路段交易量及單價,同時呈現與2021年相較之變動幅度及排名升降(詳圖1),讓市民朋友可輕鬆讀懂北市熱門交易路段近1年量價變化。 新成屋熱門交易路段前15名每坪單價均在百萬元以上,前3名分別為市民大道四段(203萬元/坪)、敦化南路一段(155萬元/坪)及信義路二段(152萬元/坪)(詳圖2);其中,市民大道四段每坪單價已突破200萬元,並連2年居冠,主要係因位於微風百貨周邊的新成屋拉高均價所致。中古屋單價前3名路段,依序為仁愛路四段(114萬元/坪)、信義路四段(103萬元/坪)及忠孝東路四段(100萬元/坪);其中仁愛路四段已蟬聯中古屋單價冠軍路段4年(詳圖3)。圖1:各路段地圖、街景圖、交易量價排名升降示意圖新成屋稻香路、中古屋中和街房價最低 新成屋單價可接受度相對較高的路段,依序為稻香路(58萬元/坪)、五分街(62萬元/坪)、華亭街(69萬元/坪)(詳圖2)。中古屋則分別為中和街(42萬元/坪)、溫泉路(42萬元/坪)及康樂街(53萬元/坪)(詳圖3)。分析前開路段共同條件,多數距市中心較遠,但生活機能或環境尚佳,故仍受購屋者青睞。圖2:2022臺北市熱門路段房價索驥─新成屋圖3:2022臺北市熱門路段房價索驥─中古屋出租屋房租信義路五段最高,月租金單價2,015元/坪 出租屋熱門路段統計,月租金單價最高前3名,分別為信義路五段(2,015元/坪)、南京東路二段(1,996元/坪)及市民大道一段(1,988元/坪);月租金單價相對親民的熱門路段,分別為中和街(895元/坪)、萬大路(963元/坪)及和平西路一段(1,180元/坪)(詳圖4);其中中和街連續3年皆為價格相對親民之熱門路段。圖4:2022臺北市熱門路段租金索驥─出租屋2021 v.s. 2022新成屋熱門路段變化大,中古屋、出租屋較穩定 為方便市民比較買租熱門路段近2年分布及變化,臺北市地政局特別製作「臺北市熱門路段TOP40『2021 v.s. 2022』比較表」(詳圖5至圖7),讓近2年變動一目了然。經綜合比較發現,2022年新成屋熱門路段,共有25個路段為新進榜;中古屋及出租屋熱門路段則分別有10個及7個路段為新進榜,變動相對穩定。圖5:臺北市熱門路段TOP40「2021v.s.2022」比較表─新成屋圖6:臺北市熱門路段TOP40「2021v.s.2022」比較表屋─中古屋圖7:臺北市熱門路段TOP40「2021v.s.2022」比較表屋─出租屋臺北找房非難事, 買租資訊一點通 遊戲圖版四大ICON結合買租交易流程、應注意事項等相關資訊,從「找房起跑」開始了解買房、租房如何評估,並依需求分流,完全攻略租買問題,內容豐富實用。此外,地政局2022年於臺北地政找房+平台加碼推出「捷運房價租金地圖」查詢功能,將實價登錄資料結合捷運路網,統計整合捷運站周邊房價及租金資訊,讓民眾輕鬆快速掌握捷運生活圈的不動產成交行情;另為減少不動產消費爭議,並升級「消費爭議整合查詢2.0」,提供近年完整消費爭議案件的糾紛來源、原因、十大糾紛來源業者品牌等。 最豐富實用的不動加值統計資訊,在這裡都可以找到,趕快上網體驗2022臺北市熱門路段房價&租金索驥,一次打包最新的房市買租價格及交易資訊!
-
不可不知,市地重劃,第六十六期2022/10/14一次看懂市地重劃-臺北市說分明熱鬧繁華的信義計畫區40年前竟是軍方眷舍及一大片農田?關鍵轉捩點就是「市地重劃」!地政局製作國、台語4分完整版及90秒精華版影片,帶您一次看懂市地重劃!>>完整版<< >>台語完整版<<>>90秒精華版<< >>台語精華版<< 「市地重劃」是依照都市計畫內容,將都市一定範圍內的土地地籍及權屬重新整理,並興辦公共設施。除了由政府主導辦理以外,也可以由土地所有權人自組重劃會,申請民間自行辦理。土地所有權人參與市地重劃需提供2項負擔,一是提供公共設施用地,二是用土地抵付工程費用、重劃費用與貸款利息。 重劃完成後可以讓原本坵形畸零細碎的土地變得方整,而且都能臨路建築使用,亦讓政府取得興闢公共設施所需用地,地主也可以享受到更多元、完善的公共服務。 臺北市迄今已完成41區公辦及10區地主自辦市地重劃,開闢公共設施用地及提供可建築土地。有別於早期著重地籍交換分合,及鄰里公共設施興闢,現在的開發方式將「人本永續」概念納入工程設計、土地分配,引進生態工法,導入多項智慧化設施,並興建生態、保水、滯洪設計的公共設施。未來臺北市將會在都市發展與環保永續、文化傳承與智慧創新中創造雙贏。了解更多►►區段徵收/市地重劃怎麼辦?臺北整體開發圖鑑►►輕鬆了解區段徵收-臺北市說分明
-
2022/9/21鑑界埋設界標-不同路 不同標正所謂「有土斯有財」,有鑑於近年來民眾對自身所有土地的重視,想了解土地四至界址位置,而向地政事務所申辦土地鑑界。為確保民眾自身權益並能清楚了解土地應埋設何種制式界標種類,依照地籍測量實施規則第210條規定:「申請複丈經通知辦理者,……申請人應自備界標,於下列點位自行埋設,並永久保存之」。制式界標種類大解析 看這裡!! 制式界標種類主要可分為鋼釘及塑膠樁,其中鋼釘又分為大鋼釘與小鋼釘,分別適用於柏油地及水泥地,塑膠樁適合用於泥土地,民眾可依自身土地實際需求,向各地政事務所購買。 塑膠樁 大鋼釘 小鋼釘 圖一:制式界標種類 埋設制式界標 保產權 免紛爭 埋設制式界標,不但可以確實了解並保障自身土地範圍,更能避免因界址不明確而造成鄰地糾紛,申請人應依照地籍測量實施規則第221條第1項第1款規定:「複丈人員實地測定所需鑑定之界址點位置後,應協助申請人埋設界標」。申請人應於鑑界完成後,善加維護及管理埋設制式界標位置,以維自身權益。 圖二:民眾自行埋設 圖三:地所人員協助埋設 多元界標宣導 呼您知 免煩惱~ 各地政事務所皆於所內及地政業務活動宣導時,以海報或不同宣導品方式呈現制式界標種類及埋設方式,提供民眾以活潑、有趣的方式認識並了解其重要性,進而能正確選擇到購買適宜自身土地之界標種類,埋設土地界標後,土地所有權人或代理人也要善盡維護界標責任,才能維護自身權益。圖四:大安所舉辦宣導活動之民眾實際體驗圖五:大安所自行製作Q版埋設制式界標模型
-
2022/9/14法院囑託測量知多少法院囑託測量的時機 地政機關為不動產登記機關,除登記各不動產權屬,地籍測量也明確劃分各不同標示不動產間物理上之權利範圍,職是之故,當權利主體間有債權債務爭議涉及不動產而訴諸法院,法院為求慎重就會囑託地政機關協助,其中常見囑託地政機關測繪爭議標的,並核發成果圖,提供囑託機關作為審判重要參考。法院囑託測量的常見項目 法院囑託測量類別大致分為三類:指界、未登記建物查封測量、土地法院囑託測量,分敘如下:一、指界: 法院受理債權人訴請了結債權債務關係,常以拍賣債務人不動產所得價金償還債權人,法院為求明確了解不動產位置及使用情形,以利法院拍賣公告揭露,故囑託地政機關至土地現場指出土地約略位置,以了解不動產現況並記載。二、未登記建物查封測量 若債務人不動產之建物倘有未登記部分,法院將囑託地政機關就該未登記建物部分測繪,並賦予臨時建號,以利拍賣作業並確認標的內容,提供投標人作重要參考,惟該臨時建號於投標人買受後將予塗銷,不得作為合法建物證明,與地政機關所為不動產登記有別。 圖1:法院囑託未登記建物測量成果圖(部份個資已隱匿) 三、土地法院囑託測量 民間俗稱「拆屋還地」之訴,即土地所有權人認為他人非法占用自己私人產權的土地,因無權自行拆除,因而訴請法院主持公道,此時法院通常會囑託地政機關測繪地上占用物位置及使用面積,作為審判依據,倘判決「拆屋還地」確定,當事人訴請強制執行,仍囑由地政機關界定拆除點以利執行。 又若共有土地所有權人因無法對共有物分割達成協議,多訴請法院裁判分割共有物,以求結束不動產多人共有關係,常見法院囑託內容為由當事人提出特定條件後,囑託地政機關依其條件製作製作分割方案圖說,提供共有人協議分配及法院裁定參考。圖2:法院囑託測量成果圖案例(部份個資已隱匿) 以上皆緣地政機關為不動產登記機關,職掌各宗不動權屬及其物理上之權利範圍,因而地籍測量除作為地政機關的重要業務,更是定紛止爭重要依據。
-
2022/8/23英文版財力證明 – 英文謄本輕鬆辦何謂英文不動產權利登記證明?英文不動產權利登記證明是地政事務所應需要的民眾之申請,將土地及建物登記資料翻譯成英文,作成證明文件,俗稱英文謄本。民眾為出國留學、投資、移民或置產等,或外國機構團體為向其總公司呈報在臺總資產等需要,需向國外機關提供財力證明時,可向不動產轄區所在地之地政事務所申請英文不動產權利登記證明。如何申請?臺北市轄區內已登記之土地、建物所有權人(含信託財產之委託人)得向臺北市任一地政事務所申請核發英文不動產權利登記證明。相關申請資訊,請參考臺北市政府市民服務大平臺。圖 1臺北市政府市民服務大平臺臺北智慧地所全程網路申辦為臺北市之不動產所有權人可使用自然人憑證透過臺北智慧地所線上申辦,並可選擇郵寄到家,由受理所將申請的英文不動產權利登記證明寄到指定的住址,全程都可使用網路完成,免除申請人四處奔波,歡迎多加利用!圖 2 臺北智慧地所登入畫面圖 3 臺北智慧地所英文不動產權利登記證明申請畫面
-
2022/8/222022.8.27~2022.9.11 台北城博會邀您看見台北的未來2022台北城博會於 8/27-9/30 以線上線下爭艷館混合展出,以「台北的未來」為主軸,透過「永續發展」、「城市再生」、「打開台北」、「共融社會」、「創新創業」、「智慧城市」六大主題展現未來台北新風貌。 明日社子島開放對話、房市資訊公開透明、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產業基地分別在「01永續發展」、「04共融社會」、 「06智慧城市」等三個展區與您⾒⾯。現場還有「台北的未來」沉浸劇場、「台北與⽔」光雕互動牆、「跟著光速前⾏」翻轉城市光雕沙盤展演、「台北⼤數據」⿊盒⼦等必看亮點,邀您⼀同來體驗。 更多觀展資訊:專屬觀展指南城博小旅行雲端展覽
-
#不可不知,#法令宣導2022/8/9賄選是貪污的病毒,全民來掃除111年11月將舉行九合一選舉,每到選舉期間,千奇百怪的選舉花招紛紛出籠,賄選手法推陳出新,選民除了不賣票之外,如遇到候選人買票情形,更要勇於提出檢舉。賄選是黑金的根源,杜絕賄選是每個選民的公民社會責任,全民協助查緝賄選行為,才能防止貪腐勢力進入政府體系,確保國家民主的正常發展。賄選常見手法抓賄小撇步檢舉獎金
-
地政雲,不得私有土地2022/7/8不得私有土地便利查何謂不得私有土地 土地法第14條規定,下列土地不得為私有:「一、海岸一定限度內之土地。二、天然形成之湖澤而為公共需用者,及其沿岸一定限度內之土地。三、可通運之水道及其沿岸一定限度內之土地。四、城鎮區域內水道湖澤及其沿岸一定限度內之土地。五、公共交通道路。六、礦泉地。七、瀑布地。八、公共需用之水源地。九、名勝古蹟。十、其他法律禁止私有之土地。」。此類土地,因攸關天然資源、水利交通、環境保護等重大面向,為國家或公眾所需要之土地,如為私人所有,恐發生重大影響,故為顧及公眾利益,宜歸國家所有。劃設原則是什麼目前不得私有土地的認定方式,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地政機關邀同主管機關及有關機關依實際情形劃定,或由主管機關個案審認之。本市將不得私有土地範圍之檢討劃設情形公告於本市地政局網站,以因應民眾及他機關查調的需求。地政雲功能再進化 臺北地政雲系統為了將本市依土地法第14條不得私有土地的資訊公開給社會大眾了解,於111年6月29日推出新功能,使用者於利用地政雲系統查詢不動產基本資訊時,除顯示該土地基本地籍資料外,如該土地屬於土地法第14條規定不得私有之土地,亦會於其他資訊中顯示是全部劃入或部分劃入不得私有範圍,以及是依土地法第14條第1項第幾款所劃設。 圖 地政雲整合資訊查詢畫面整合圖資一目了然本項服務還提供圖層查詢套疊功能,使用者可於右方地圖資訊頁面確認圖面資訊。基礎資料搭配圖像展示,不得私有土地資訊更透明。本功能於電腦版及行動版同步推出,可增加地政雲系統圖資與即時查詢服務的豐富性。
-
不可不知,地籍清理2022/5/18權屬不明之柳暗花明又一清什麼是權屬不明土地霧煞煞臺灣光復初期因人民不諳法令,且地政機關人員法治觀念未臻健全,致有許多權利內容不符或與現行法令規定不符之地籍登記,經過多年的申辦及清查,多數土地業已辦竣登記或依地籍清理條例規定代為標售,其中登記權利主體不明的不動產,例如登記名義人為福德爺、天上聖母、土地公、廣澤尊王、關帝爺等等之土地,因權利主體確認困難,故多未辦理登記而仍為地籍清理土地,然此等權利主體不明的土地久置不理,將嚴重影響土地有效利用,亦妨礙民眾財產權利之行使,故仍應儘速處理。又此等權屬不明土地之權利主體,可能為神明會、祭祀公業、依法登記之募建寺廟或宗教性質之法人,依其不同性質,申辦登記需檢附的資料有所不同,惟均應向土地所在地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民政機關申報後,再向地政事務所申請登記。 各種性質土地怎麼辦看這裡 倘土地經調查係屬神明會性質土地,則應由神明會管理人或三分之一以上會員或信徒推舉之代表一人,於申報期間內檢附申報書、神明會沿革及原始規約(無原始規約者,得以該神明會成立時組織成員或出資證明代替)、現會員或信徒名冊、系統表及戶籍謄本等文件,向土地所在地之直轄市或縣(市)民政機關申報。 倘土地經調查係屬祭祀公業性質土地,則應由管理人或派下員填具申請書,並檢附沿革、不動產清冊及其證明文件、派下全員系統表、派下全員戶籍謄本、派下現員名冊、原始規約(無則免附)等文件向土地所在地之直轄市或縣(市)民政機關申報。 又倘土地係以神祇、未依法登記之寺廟或宗教團體名義登記,現為依法登記之募建寺廟或宗教性質之法人使用,且能證明登記名義人與現使用之寺廟或宗教性質之法人確係同一主體者,由該已依法登記之寺廟或宗教性質之法人於申報期間內,檢附證明文件,向土地所在地之直轄市或縣(市)民政機關申報發給證明書。 釐清權屬 柳暗花明綜上,不論此等權屬不明土地究竟是神明會、祭祀公業、依法登記之募建寺廟或宗教性質之法人的土地,皆須先向民政機關申報後再行辦理登記,又面對此等權屬不明土地,應先釐清該等土地權利主體性質,針對不同性質檢具相關證明文件,對症下藥,才能迎來柳暗花明。
-
2022/4/22速辦繼承,保障財產權益臺北市逾167億元公告現值土地還沒有辦繼承登記!今(111)年度公告逾期未辦繼承登記之被繼承人計978人,土地計2,309筆、建物計699棟,面積比1個大安森林公園還大,單筆土地現值最高超過5億元。係金耶!繼承者就是你! 不動產所有權人過世後,臺北市提供多種未辦繼承主動通知的服務,包含發送手機簡訊、寄發通知書,在戶政事務所辦畢死亡登記時提供繼承便利包等,提醒繼承人記得辦理不動產繼承過戶。另外,本市各地政事務所自105年7月1日起,還有針對年紀超過百歲的地主,主動清查是否已有死亡記事,並通知繼承人儘速辦理繼承登記,避免損及繼承人權益,且讓地籍資料長期處於不確定狀態。截至110年12月底已清查2,936人,其中完成繼承登記有115人。別跟$過不去,一人也能辦繼承 不動產繼承登記應自繼承開始之日起6個月內向地政事務所申請,申請逾期,每逾1個月得處應納登記費額1倍的罰鍰,最高可罰至登記費的20倍。所以,繼承人如果無法全體會同申請登記時,可以由任一繼承人為全體繼承人申請繼承登記為「公同共有」,以免受罰!未來全體繼承人達成協議後,還是可以向地政事務所申辦分割繼承登記。把握6個月黃金期,被列管也別放棄 土地法第73條之1規定,如果超過1年沒有辦理繼承,經地政事務所查明後,每年4月1日起公告3個月並通知繼承人儘速申請繼承登記;公告期滿仍未申請繼承登記,將被地政局列冊管理15年,逾期仍未申請繼承登記則移請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標售。但是別放棄!公開標售前仍可以隨時向地政事務所申請繼承登記。如經完成標售,所得價款於國庫專戶儲存,繼承人仍然可以於10年內依法定應繼分領取價金,如逾期還是無繼承人申領,價款即歸屬國庫,對權益影響很大喔!兒女共同撫養父母,男女繼承權利平等 民法第1138條規定,配偶相互有繼承權,不動產繼承沒有性別區分。相關辦理繼承登記資訊,可至臺北市政府地政局《未辦繼承登記專區》查詢,如您不知道親人在臺北市遺留下來未辦繼承被公告、列冊管理的土地、建物有哪些,透過「未辦繼承土地及建物列冊管理情形查詢」,選擇案件狀態為公告或列管,並選擇輸入被繼承人姓名、地所別查詢或行政區查詢,即可快速取得被公告、被列冊管理土地資訊,減少蒐集資料時間。
-
#不可不知,#第六十三期,#區段徵收2022/3/15輕鬆了解區段徵收-臺北市說分明您聽說過區段徵收嗎?您了解區段徵收具體內容嗎?是否覺得抽象的名詞、艱深的法條難以理解呢?辦理過程中,民眾的意見參與呢?地政局製作了90秒動畫版及完整版2支影片,讓您能輕鬆了解區段徵收制度喔!>>輕鬆了解區段徵收 臺北市說分明完整版<<>>輕鬆了解區段徵收90秒動畫<<動畫圖解區段徵收制度區段徵收是政府基於開發目的需要,依法定程序徵收⼀定範圍內⼟地,並依照都市計畫內容,布建公共設施及地籍整理的整體開發⽅式。在都市計畫及區段徵收公聽會等前置階段,政府都會公告及通知,土地所有權人可以提出修正意⾒或主張原地保留不參加徵收,讓政府進⾏通盤考量。在開發階段,⼟地所有權⼈可選擇領取現⾦補償,或申請按權利價值配回開發後的可建築⼟地。同時,政府也會規劃各項安置及輔導措施,減輕開發過程帶來的疼痛感與不便。空拍實景帶您一同遊覽►奇岩新社區►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臺北市從興建公共設施的華江地區,為執⾏基隆河整治計畫辦理的基隆河⼤彎、⼩彎區段徵收,到現在正辦理中、兼顧產業發展及宜居永續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今已辦理整體開發區達2,237公頃,釋出超過800公頃公共設施⽤地,並佈設各項基盤建設,提供臺北市邁向現代化與國際化都市的重要後盾。想了解更多►►區段徵收/市地重劃怎麼辦?
隱私權與資訊安全政策 本站使用正體字 聯絡資訊 各科室電話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地址:110204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3樓(交通資訊) 傳真:(02)2720-2107 電話:02-27208889 (代表號)
臺北市民當家熱線 1999 (免付費電話服務,公共電話,放心講及第二類電信除外) 轉7522(服務台) 或 地政局各單位服務電話
Copyright臺北市政府地政局
© 2023 - 臺北地政 (zh-TW) 網站到訪人次: 6487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