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態示範社區四年回顧與展望

智慧生態示範社區四年回顧與展望
發表時間 2018/12/11 16:24
閱讀人數 485
作者 劉維純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城市競爭等內、外部挑戰與威脅,我們擬定「智慧生態示範社區」的施政目標,啟動公有土地活化利用,透過舊區再生與新區開發,運用兩大基金資源的挹注,邁向智慧與生態兼具的宜居永續臺北。

 

 公地活化-從2015到2018 

  臺北市將近一半的面積是公有土地,如何合理利用及活化成為重要課題,自2015年起,進行一連串公地活化的施政作為,2015年啟動「公地活化1.0」,全面清查本市公有空地,接續2016年加速「公地活化2.0」無償撥用並開闢公共設施,2017年7月推出「公地活化3.0」公地資訊全面公開,2018年4月公地活化提案平台上線,「公地活化4.0」落實資訊公開、全民參與提案構想,促進公地活化利用。

圖1 公地活化1.0全面清查升級至4.0全民參與

 整體開發-從2015到2018 

  從早期「整體開發1.0」整理地籍,至1969年起進入「整體開發2.0」取得闢建大量公共設施,1981年後為「整體開發3.0」,導入複合使用的土地型態帶動地區轉型發展,2011年起邁向「整體開發4.0」,以發展與保存並重,打造智慧生態社區。

圖2 整體開發1.0地籍整理升級至4.0永續發展

  「整體開發4.0」的永續發展,可分為舊區再生、新區開發兩大推動面向,從2015年起,舊區再生透過產官學研民等跨域合作、公私協力及公民參與,在舊有已辦竣整體開發區的建設及維護管理,導入智慧運用及生態設施。新區開發則是在辦理市地重劃與區段徵收新興計畫時,從規劃設計階段即積極導入「智慧生態」理念,運用低碳節能設施、再生能源、透水生態工法等,打造低碳保水的智慧生態社區。

圖3 舊區再生及新區開發2015-2018演進

基金健全-從2015到2018

  地政局經管兩大作業基金─「臺北市土地重劃抵費地出售盈餘款基金」、「臺北市實施平均地權基金」,是智慧生態社區的重要推手。四年來,我們持續針對兩大基金進行制度檢討與變革。透過建立重劃抵費地基金補助案件審議機制,納入公民參與、智慧生態等理念,加值公共設施服務水準。此外,提出修正「臺北市實施平均地權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自治條例」條文,透過法規修訂程序,將已辦竣整體開發區再發展之建設、維護、管理等費用納入支用範疇,有效持續推動智慧生態社區示範計畫。

圖4 基金健全2015-2018演進

展望未來,宜居永續不是夢

  未來,「公地活化」仍將積極清查公有空地、協調用地機關無償撥用、建置「公地活化整合平台」,提供施工進度及活化成果等資訊供全民參考;「整體開發」將透過都市規劃設計及擴大公民參與,輔以基金財務運作,把智慧生態落實在每一個社區;「基金健全」將持續致力於兩大基金的制度檢討精進,確保市地重劃及區段徵收,都能有建設維管的經費來源,使基金能有效支應、持續推動智慧生態社區計畫及市政建設;我們努力提供市民更優質的生活環境,期待為下一代創造「智慧、公益、生態、大臺北」。

公告

公告

FB粉絲團

隱私權與資訊安全政策 本站使用正體字 聯絡資訊 各科室電話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地址:110204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3樓(交通資訊) 傳真:(02)2720-2107 電話:02-27208889 (代表號)
臺北市民當家熱線 1999 (免付費電話服務,公共電話,放心講及第二類電信除外) 轉7522(服務台) 或 地政局各單位服務電話
Copyright臺北市政府地政局

© 2024 - 臺北地政 (zh-TW) 網站到訪人次: 804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