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城市開發:德國海德堡班斯塔特

生態城市開發:德國海德堡班斯塔特
發表時間 2015/11/10 18:06
閱讀人數 3467
作者 李得全、吳文琪

 德國海德堡車站鄰近的國鐵車場1997年熄燈關廠後,總計116公頃的可用土地依據2001年都市設計競圖結果,海德堡市政府據此於2003年核定此開發計畫,期待將此地開發成一個智慧生態市的示範地區—班斯塔特(Bahnstadt)。

智慧節約能源

    班斯塔特最為人所知的特色是城市內無論商業區或住宅皆採被動式房屋建築(passive house),是全球最大的被動式房屋社區之一。被動式房屋能製造出冬暖夏涼的室內環境,減少了對供熱製冷系統的需求,因此能夠達到零碳排放的目標。

  除了被動式建築外,班斯塔特將會是歐洲最大使用智慧電表概念的社區,可以完善記錄用電模式,優化電力使用。此外區內自行車道裝設LED路燈,省電路燈在無人時僅會有10%亮度,當紅外線感應有動態物體逼近時,馬上轉為100%亮度,並在通過後隨即恢復原狀。此舉措除了節能省電外,同時保護夜行性昆蟲與動物的生態。

    全區引進雨水回收系統,地面鋪設的行人磚留下可以讓雨水滲透的縫隙,讓天然的水氣灌溉路街道上的綠色植物。無須多浪費自來水與人力灑水,也能涵養地下水源,調整本地微氣候。

上圖:以區內藍格池為例,滲透到地面下的水能透過引導停留於土地中。(來源:Bahnstadt)

下圖:雨水也會被收集在建築物間的小型水池中,同時具有景觀與蓄水功能。(李得全攝)

友善地球環境

    即使使用了被動式房屋建築,但是城市仍舊需要電力運作大眾運輸系統以及提供熱能,這部分採用了太陽能發電,以及一座使用再生能源的發電廠。這一座發電廠以燃燒木材取得電力,主管機關經過計算發現造林發電的對生態衝擊更小。每年發電約需燃燒6萬噸木材,燃燒後產生的灰燼則能再利用於養護本地植物。

上圖:木材能源系統循環示意圖─樹木供應木材,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碳與水可供給樹木行光合作用,灰燼則用來涵養樹木生長。(來源:Bahnstadt)

 班斯塔特原本不是動物生態很活躍的區域,但在車場關閉後引來一批捷蜥蜴(sand lizard)與歐洲壁蜥(common wall lizard)前來聚集。開發計畫時這3500位住客沒有被遺忘或忽視,工地開挖之前便全數被遷移到班斯塔特外圍特別打造的乾石牆區,滿布的孔隙適合蜥蜴、昆蟲、鳥類築巢,週遭生長的百里香、佛甲草和貓草同時也適合當地蜜蜂與蚱蜢居住。人類活動本來就應當與自然互動,保護且保存當地的物種特色,讓自然生態永續長存。

上圖:乾石牆內錯落的縫隙是生物絕佳的築巢地(李得全攝)

當我們思索智慧生態社區時,是希望追求經濟發展時不犧牲社會公平與環境保育,班斯塔特的案例即是把開發帶入環保議題,顧及人類與自然的和諧,把理想落實在真實的開發與生活,因此成為智慧生態社區的示範,在2022年全區逐步完工過程中,相信能帶來更多智慧生態城市實際運作的經驗予各國城市做為重要的參考。

 

公告

公告

FB粉絲團

隱私權與資訊安全政策 本站使用正體字 聯絡資訊 各科室電話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地址:110204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3樓(交通資訊) 傳真:(02)2720-2107 電話:02-27208889 (代表號)
臺北市民當家熱線 1999 (免付費電話服務,公共電話,放心講及第二類電信除外) 轉7522(服務台) 或 地政局各單位服務電話
Copyright臺北市政府地政局

© 2024 - 臺北地政 (zh-TW) 網站到訪人次: 804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