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以人本服務設計為基礎之智慧城市

建構以人本服務設計為基礎之智慧城市
發表時間 2016/11/08 18:52
閱讀人數 2688
作者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副教授/王聖銘

       科技正在改變城市生活,也增加我們在智慧上的產能,網路的應用也增加人與人之間腦力激盪與互動的頻率。而智慧城市的發展乃架構在政府、民眾與技術應用的整合。根據預測,在未來20年內,全球將產生無數的新城市。且隨著環境氣候變遷、自然災害日益劇烈、人口急速成長與老化,人們對城市生活的需求及未來城市基礎建設之要求,也將愈來愈高。民眾希望能夠建立更優質的生活環境、更安全的工作地點、便利的交通系統、更完善的醫療體系、及更合理的消費。但是,未來在各城市中所需提供的交通、教育、醫療、休閒與公共安全的基礎設施等服務,也將會感受到更沉重的需求壓力。因此,智慧城市的發展已成為現在各個國家重點。而如何善用科技又有效地規劃與培育更符合可持續性發展的城市,則是今日所有城市發展的共同課題。另外智慧城市所強調的節能減碳如何落實,並與都市治理與設計、智慧生活科技與城市資訊服務做結合,建構成一個創新整合的機制,則是未來智慧城市發展共同的願景。

台灣人本服務特色智慧城市發展的核心價值

       智慧城市發展的研究乃是一個跨領域及學門的研究。Castells在1991年曾指出資訊科技的革命改變人類生活在時間以及空間上的基本向度。同時在社會與空間形式上的發展,也會隨著新科技的發展而創造先的互動模式(Castells, 1991)。另Castells也在1996年提出資訊時代的來臨,除將改變人們的生活模式外,也啟動了全世界新形式都市發展的巨大變革,而環境永續發展議題將會是未來城市發展的挑戰。而規劃者面對如此重大的議題與城市發展的變革,應對未來城市及區域的規劃提出不同的思維與策略(Castells,1998)。而在城市結構系統的基礎上,不同的城市結構會有不同的功能,而且其對應資訊服務也會有不同的需求與內容。因而智慧城市發展上需導入城市資訊模型,透過不同的分層(Layer)架構,呈現不同類別的資訊服務。      

圖1 智慧城市資訊服務分析模型

       圖1是彙整自不同的研究所提出本研究「智慧城市資訊服務分析」之模型。在此模型中,主要包含了:社會、服務、資源、設施、及自然環境等五大系統,而各系統中主要的資訊服務內容首要還是以民眾的需求為首要。因而建議後續台灣在智慧城市的發展依此模型分類,以人本服務設計的觀點提供規劃智慧城市資訊服務的模式。

圖2 智慧城市發展與治理服務系統模型

      此外,也建議以圖2智慧城市發展與治理服務系統模型,從智慧城市發展與治理的角度,擬定了智慧城市的整體服務模式,作為擬定相關互動服務規劃的依據,並建立未來台灣智慧城市永續經營的基礎模式。
      另由城市發展的歷史可知,人的發展和城市的發展是城市化過程中最重要的問題,也是未來城市生活發展的主導因素。而在考量智慧城市發展的目的,主要是以解決人在城市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並透過資訊技術的應用,以及服務機制的規劃,提供城市居民更便捷有效的服務,以提升其生活品質。未來城市發展問題的解決必然聚焦於「以人為本」的思維。而未來台灣發展智慧城市的過程中,也應以人為主體來理解、分析、建構城市的生活與規劃面向。並以服務設計的思維,結合使用者經驗的設計,以滿足城市居民的需求為決策的依據。並導入技術發展與服務創新的整合,導引出未來智慧城市產業發展得以獲利並永續經營的模式。尤其台灣在既有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基礎上,若能透過情境分析、使用者經驗的設計以及介面設計,發展前瞻性智慧城市發展與提昇城市生活服務品質之整合服務模式,則也能帶動台灣以服務設計加值高科技產業的獲利模式。是故,以人本服務設計為基礎,推動台灣未來具特色之智慧城市發展,則是未來台灣推動特色智慧城市發展的核心價值而其推動模式可參考如圖3所擬定的架構。

圖3 以人本智慧服務設計為基礎的台灣特色智慧城市發展架構

從專案辦公室轉化為虛擬專案辦公室

       而在其推動策略上,參考國外於推動智慧城市相關計畫的過程中,考量推動的效率,初期會由政府單位主導專案辦公室(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PMO),確定智慧城市整體規劃方向,以及發展目標。而接續則會成立財務自主獨立的法人團體或組織公司,協助政府的專案辦公室,在政府單位監督既定的獲利及投資模式下,做具永續性的經營管理。而原先的專案計畫辦公室則專化成為虛擬專案辦公室做為政府單位推動智慧城市過程中的主要幕僚單位,除依未來發展的趨勢,針對智慧城市的發展方向做滾動式的修正外,也針對發展智慧城市所需的法規做進一步的檢討、訂定與修正。此種操作模式,除了可確保相關計畫持續推動的機制外,也可避免政府需做長期的資金挹注,而無法建立永續經營的模式。是故,台灣在推動以人本智慧服務設計為基礎的台灣特色智慧城市發展時,可參考圖4所提出的架構。

圖4 智慧城市虛擬專案辦公室的推動架構

       由於智慧城市的發展需有跨局處整合的需求,圖4中智慧城市發展的虛擬專案辦公室將整合各局處的承辦人員結合學者專家及經營業者,當作是主要的幕僚單位。而其主要的功能包含法令的訂定、檢討與修正以排除不合時宜的法令,或針對實驗性、地區性的計畫,訂定相關管理規則。此外,做為智慧城市推動的主要幕僚單位,此專案辦公室也應訂定智慧城市發展的服務模式與應用加值的創新目標。

       另外專案辦公室也須肩負下列任務:單位內部議題之整合與行銷、市民對議題之認知行銷、應用計畫之監督與協助、對外與業者之行銷與連結,以其能紮根智慧城市的推動策略與內涵。而接續前述工作後,此專案辦公室也訂定智慧城市發展的應用情境,並擬定智慧城市發展主題所對應的綱要計畫。而後建立智慧城市創新服務提案與整合及介接平台,導引生活試驗場域(Living Lab)的範圍設計,以讓國際資源能適時的導入與國內廠商做交流與互動並建立永續經營之市場機制。

       整體而言,以人本智慧服務設計為基礎的台灣特色智慧城市發展,主要會以技術之應用及產業的發展,建立以人為主體的服務模式與創新價值例如:若要以生態社區的思維發展智慧城市,則需從民眾對生態社區所能建立的價值與服務模式為基礎。透過不同情境設計,演化出使用者的需求,而透過規劃的方法與技術應用,提出滿足民眾在生態社區需求的功能。進而從服務模式的建立,以及使用者經驗創造的面向,提出永續經營的模式最後才能收斂出智慧城市與生態永續社區共同發展的目標。

1.Castells, Manuel (1991) The Informational 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Urban-Regional Process.

2.Castells, Manuel (1998) End of Millennium,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公告

公告

FB粉絲團

隱私權與資訊安全政策 本站使用正體字 聯絡資訊 各科室電話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地址:110204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3樓(交通資訊) 傳真:(02)2720-2107 電話:02-27208889 (代表號)
臺北市民當家熱線 1999 (免付費電話服務,公共電話,放心講及第二類電信除外) 轉7522(服務台) 或 地政局各單位服務電話
Copyright臺北市政府地政局

© 2024 - 臺北地政 (zh-TW) 網站到訪人次: 7212588